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
諸臣俱都坐下,將目光便都落在了太子的身上。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氣,道:“父皇命兒臣賑濟密云災民,兒臣幸不辱命,這是關于賑濟災民的奏報,懇請陛下過目。”
足足一大沓的奏疏,方繼藩一份,朱厚照一份,整理在了一起,看起來有一部書那么厚,所以之前弘治皇帝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才會那般吃驚。
而劉健等人,自也是在心里暗暗吃驚起來。
這么多?
萬言書,他們是看過的,可這……只怕有十萬言了吧。
居然如此啰嗦?
劉健不禁頭皮發麻,想起當年,洪武皇帝在時,一個大臣上奏時,啰啰嗦嗦的,結果遭了洪武皇帝的暴打。
據說洪武皇帝身材魁梧,又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而那位大臣身體孱弱,之乎者也一大堆之后,洪武皇帝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將其按在地上,足足打了一炷香時間,以至于到了現在,人們想起此事,都不免心有余悸。
至少后來的臣子們,再不敢這般啰嗦了,有事便說事,因而萬言書,見的還真不多。
弘治皇帝對這一沓奏疏,也表現出了輕視的態度。
奏疏……何須這么多廢話?
蕭敬抱著奏疏,送到了弘治皇帝的案牘上,弘治皇帝不以為然地打開,卻是發現入目的第一行,竟沒有什么啰嗦的跡象,而是直接進入了正題。
“張三八,其戶三人,有五旬老母,染病;其子張小虎,七歲,無病;密云藤莊人;頗有氣力,勤懇,其母之病,勉強得到救治,平日擅耕作,會木工,為人忠厚,若其母在,可以安置于西山耕作,或調入匠房聽用;若其母不在,明年開春,可暫令其子在西山讀書,而命千戶所領張三八出大同,至關外暫居開墾……”
“李六,戶七人,兄弟四人,有子女三人,李六之弟,手殘……”
弘治皇帝瞳孔收縮,這奏疏里,幾乎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有的,其實只是細致無比的記錄。
每一戶人家有多少人口,家庭情況如何,是否家里有傷殘,是否有病人,乃至于家里有幾個孩子,他們的性格大致如何,都是一清二楚,上頭并沒有什么優美的詞句,更沒有之乎者也,可每一個人的姓名、年齡、特長,乃至于在西山的表現,都是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