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朝會
臨安城的布局是“南宮北市”,宮城縮在南面的鳳凰山麓。
這個位置作為寺廟極合適,作為宮城卻有些不倫不類。
也許是宋高宗覺得,如此被西湖、鳳凰山、錢塘江包圍起來,觀感上更為安全。雖然以整個臨安地區(qū)的地勢而論,這里幾乎無險可守,只適合敵方展開兵力,若遭進攻,很難守住。
但總之,宮城就是建在山腳下了。
局促是肯定的,大慶殿便須“因事揭名”。
正朔慶典,用“大慶殿”的牌匾;進士唱名,用“集英殿”牌匾;祀神祭天,用“明堂殿”牌匾;慶賀壽誕,用“紫宸殿”牌匾;重大朝會,用“文德殿”牌匾。
總之是一殿多用,十分簡樸。
這日三更時分,許多人起身向?qū)m城而去。
謝方叔知道“文德殿”的牌匾已經(jīng)換上了。
這些年官家漸漸怠于政務,大朝會一月不過三五次,常朝多設在垂拱殿,今日要在文德殿開大朝會,必是要讓愈演愈烈的朝爭有個結果。
官家忌憚出現(xiàn)史彌遠那樣的權相,希望宰執(zhí)們互相牽制,這不假;但自從“閻馬丁當,國勢將亡”八字一出,朝爭被擺在明面上,每日里都是群臣相互攻訐,又有閻貴妃、內(nèi)侍們?nèi)杖湛拊V,官家已經(jīng)煩透了。
該造勢的也造好了,謝方叔料到官家的耐心已經(jīng)耗盡。
“阿郎,該上朝了。”
“走吧。”謝方叔起身,整理好衣冠。
才走到前院,卻見徐鶴行快步趕來。
“左相。”
“邊走邊說吧。”謝方叔道。
他又看了徐鶴行一眼,嘆惜道:“兩夜沒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