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朝會
“勞左相記掛,鶴行還熬得住。是查到了幾件要事,特趕來稟報。”徐鶴行語速很快,又道:“李瑕恐在丁大全手上。”
謝方叔腳步依然沉穩(wěn),道:“無妨。”
“可是……”
“事已至此,再做什么都晚了。”謝方叔緩緩道:“老夫既然通緝李瑕,便是有確鑿證據斷定他潛通蒙古。”
徐鶴行拱手道:“明白了,我一定保護好證據。請左相放手施為,扳倒奸黨,不必有后顧之憂。”
“明白就好。”謝方叔已走到轎子前,伸手又在徐鶴行肩上一拍,道:“你與希磬自幼跟在老夫身邊,如今他走了,你再悲戚,也可不亂了心志。切記,行事需以社稷大局為重。”
“是。”
謝方叔上了轎子,向宮城而去。
~~
幾名太學生也在走向宮城。
劉芾轉頭看了看身側的黃鏞,忽道:“器之,你還年輕,真想好了?”
黃鏞莞爾一笑,道:“聲伯兄是怕我年輕識淺壞了大事?還是怕扳倒權黨我更受賞識?”
“我是怕萬一事敗……”
“豈有萬一?”黃鏞道:“奸黨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諸公證據確鑿,豈能敗了?”
劉芾道:“可奸黨圣眷在身。”
“我信官家能明辯是非。”黃鏞道:“近年來,諸生抨擊時政,每將官家比作唐明皇,然而,官家即位以來,立志中興,定滅金之策,俘完顏守緒、張?zhí)炀V歸獻廟社,一雪靖康之恥。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如此賢明官家,豈能被奸黨蒙蔽?”
陳宜中點點頭,道:“官家確有愛民之心,淳祐十一年,各地大雨,官家問‘積雨于二麥無害乎’,鄭相公奏答‘待天晴則可’,唯左相知農桑之事,奏曰‘二麥無害,蠶事畏寒’,左相遂得信重,可見官家心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