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你們覺得呢
"你們覺得呢?"王耀問陳霖,想聽聽他的看法。
"作為軍人,我們當然會遵循您的決定,只要您一聲令下,我們毫無畏懼,誓死跟隨您!"陳霖跪下一只膝蓋,右手握拳放在左胸,表達忠誠。
接著陳霖說:"如果您想要聽多方意見,或許應該召見市長段天明。"
段天明是王耀的行政官員,原本是墨西哥的市長。隨著軍團占領緬甸各大城市,他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各地政府空缺需要他派遣文官接手,軍隊后勤和物資運輸也需要他協調各地政府和民間公司配合。此時正值五月,正是夏收季節,他還得忙著統治區域的糧食收割和接下來的種植安排。緬甸這個地方熱帶氣候,水稻可以一年收獲三到四次,幾個月就能成熟一批。
當王耀給段天明打電話時,他正從一堆文件中抬起頭,眼圈明顯發黑,不知道已經熬了多少夜。
"指揮官有何吩咐?"段天明看著通訊器里的王耀,坐直身子問道。
"本來想問問你關于稱王還是稱帝的利弊,看來你現在挺忙的。"王耀看著墻上大屏幕上的段天明,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已經有了白發,不禁感嘆,提醒他要注意休息。
段天明感謝后說:"我也是軍團的一員,現在軍團擴張迅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忙一點很正常。我每周都會在基地做體檢,指揮官請放心。"
然后他繼續說:"如果您直接稱帝,可能會找不到合適的宮殿。"
"哦?"王耀沒注意到這點。
段天明解釋:"曼德勒市雖有古皇宮,但規模不大,其他城市的宮殿更小。所以我建議您先稱王,建立一個新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逐步完善體制和建設,定都后再開始建造宮殿群。"
"稱王的儀式可以簡單些,重點展示軍事實力,完成任務后可能還有稱帝的任務。"
"無論您稱王還是稱帝,都會有反對派嘗試制造恐怖襲擊。他們一活躍,就是情報部門和反情報部門鏟除他們的良機。"
"宮殿群的建設至少需要兩年,這段時間里,您可以發動新的攻勢,合并周邊國家,比如暹羅、老撾、柬埔寨,甚至南越。"
"等首都初步建成,宮殿完工,再舉行登基儀式,正式稱帝。那時候,被吞并國家的殘余勢力和反對派一定會活躍起來,給我們提供打擊他們的機會。"
隨著段天明的講解,一個逐步推進的計劃逐漸清晰。
王耀起身,看向墻上掛著的東南亞地圖。緬甸只有六十七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五千四百萬,就算加上整個東南亞半島,面積也只有兩百萬平方公里。這讓王耀想起了中國歷史上眾多的事跡。
許多出身低微的皇帝,如劉邦、朱元璋,都是先稱王,統一后再稱帝。朱元璋稱帝時,已經基本占領了關內,第二年北伐直接沿水路攻打元朝中都,即現在的北京,但他稱帝時也沒有金陵紫禁城,也是后來新建的。
于是王耀向系統詢問,直接稱帝是否會影響任務。
系統回復:"不會沖突,統一任務只看實際完成情況。"
"也就是說,我現在稱帝,完成‘稱王爭霸’任務后,即使有‘稱帝’任務,也不會受影響吧?"王耀繼續問。
系統回答:"是的。"
"那我還顧慮什么呢?"王耀冷笑一聲。
看著眼前的陳霖和視頻中的段天明,他豪情壯志地說:"我的偉業不建立在豪華宮殿之上,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你們才是我最堅實的基石!"
"就算我稱帝時各國冷嘲熱諷,我會用實力讓他們親眼見證我的帝國如何崛起!"王耀目光炯炯,雄心勃勃。
"那些反抗者!讓他們反抗吧!我的戰士們會從肉體上消滅所有反抗者!"提到稱帝可能引發的反抗勢力,王耀眼中充滿了殺氣。
小小的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緬甸,無法滿足他的雄心壯志!
陳霖和段天明紛紛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左胸,高聲回應:"遵從您的意志!陛下!"
在創作過程中,角色名字保持不變:6月5日,軍團已經完全控制了曼德勒市區,消滅了十萬緬軍。這意味著最后能與軍團正面抗衡的緬軍力量已經消失。
剩下的緬軍要么躲在偏遠山區,自立為王;要么與少數民族武裝結合,形成新的抵抗勢力;當然,也有不少緬軍選擇向軍團投降。
一個月前還有三十八萬的緬國防軍,現在只剩下東南部毛淡棉地區的一些人。這些緬軍在前南方戰區司令韋倫的領導下,與東南地區的叛軍合流,創建了一個新的反抗組織,自稱為“緬甸聯合政府防衛軍南方獨立集團軍”,大約有六萬人。
軍團攻入伊洛瓦底省,占領仰光后,緬國海軍失去了大本營和造船廠,他們派人去仰光嘗試與軍團談判投降條件。緬國海軍希望利用其特殊地位在新政府中爭取權力,實際上想成為一股獨立勢力。
緬國海軍擁有八艘護衛艦、兩艘潛艇、一百二十四艘巡邏艇和輔助船只,兵力約兩萬人。軍團起源于內陸的金三角地區,雖然陸軍和空軍強大,卻沒有海軍。因此,緬國海軍司令莫昂認為軍團若要穩固沿海地區,離不開海軍,他的主動談判或許能換取不錯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