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爺回京的日常生活
十月的寒風預示著冬天的到來,連綿的秋雨讓應天府猝不及防,被冷空氣侵襲。百姓們點燃了火爐,南方的冬天一如既往地濕冷,寒意透骨。
然而,三位藩王回京引起了一陣熱潮。大小官員從皇宮歸來后,私下里互相交流,議論皇家的動態。
雖然朱高熾身為皇孫的身份已公之于眾,但除了朱棣,其他兩位王爺并未對此表態,不知洪武皇帝會如何處置。
天氣雖涼,人心卻活躍起來。經過一兩個月的發展,驛站深入人心,成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驛站的繁榮,京城也日漸喧囂?;仡櫚倌隁v史,商人們很久沒有如此輕松過了。
驛站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商業的興盛帶動了周邊市場的餐館、酒樓,就連青樓的生意也有所提升,應天府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百姓手頭寬裕,便有意無意地將錢花費在娛樂上。白天,主要街道人流如織,目睹此景,朱高熾提議實行夜不閉市。
進入十月下旬,一年一度的進貢時刻到來,周邊的番國紛紛派出使者前往應天府獻上貢品。
這段時間,朱元璋忙得焦頭爛額,無暇休息。每次使者朝見,都會推動國家貿易的發展,南方的眾多港口也迎來了眾多海外船只。
在這期間,朱元璋深刻認識到商貿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推行減商稅政策,刺激南方貿易的繁榮。
借此機遇,整個大明帝國正朝著輝煌的未來邁進。
隨著番邦使者的抵達,朝廷也在緊張有序地籌備,大明乃泱泱大國,接待這些使者自然需要展現出相應的氣度和禮儀。近來,一些朝廷官員甚至自愿留守皇宮,協助朱元璋策劃應對之策。
皇祖父忙碌起來,朱高熾便得以輕松,每日練功曬太陽,生活悠然自得。但他并未忘記,兩位叔父仍留在京城,他假裝悠閑宮中,實則為了吸引兩位藩王的注意,以便暗衛能夠行動。
楚王和齊王好不容易得到片刻清閑,便帶著家人在應天府游玩,偶爾也會來皇宮,給兒女講述他們兒時的故事。
身為東宮之主,朱高熾自告奮勇成為導游,引領兩位藩王的家屬參觀皇宮。然而,他的父親朱棣近日卻一直待在府邸,似乎在籌劃重大之事。自那次宴會匆匆一見后,他們父子倆的消息傳遞全靠暗衛。
陽光明媚的一天,雖有微風,但氣候宜人。在離皇宮不遠的演武場上,兩位藩王正熱身運動。他們久經沙場,突然遠離前線,頗感不適,短短幾天休息后,便迫不及待地來到演武場。
其實,這個演武場更像一個獵場,原本是為皇帝狩獵所建,但因朱元璋覺得修建費用過高而作罷,稍加改造后,變成了皇家子弟練習騎射之處。
不遠處,楚王的兒子們正策馬疾馳,手持重弓,嘗試射中稻草制成的靶子。朱孟烷的騎射技藝確實高超,箭矢在弓弦開合間如自動導航般直中靶心。
但這并不令人意外,朱楨駐守邊疆,必有一身本領,他的嚴格要求下,兒子的技藝自然不會遜色于他。少年在馬場上盡展英姿,引得一眾家屬喝彩,朱楨眼中流露出自豪之色。
“這孩子太過急躁,若能靜下心,多瞄準一會兒,后面的箭就不會脫靶了!”朱楨收回視線,微笑著對旁邊的齊王說。
齊王并未回應,而是看著朱高熾問:“我記得四哥當年騎射最出色,今天怎么沒來?”
“父親回京后就去處理事務了,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敝旄邿氲灰恍Γ偠ǖ鼗卮?。
“哎呀,真是遺憾,如果四哥在,或許他會展示一番,給小輩們指點一二,他可是一位難得的騎術導師呢!”
齊王的話語中充滿惋惜,但朱高熾聽出其中似乎另有所指。
然而,他并未過多思考,面上的笑容依然如舊:“二叔,茶已涼,我去再煮一壺吧?!闭f著,他招了招手,喚來自己的小太監。
“這茶,乃是侄兒從武昌回來時,一位百姓贈予的離別禮,皇爺爺對這茶贊不絕口,二叔不妨品嘗一下!”
鹽和茶是國家兩大主要稅收來源,經營權歸屬官方,但普通百姓無力購買官茶,自種些許也是允許的,大明對此有所放寬。
“哦,原來是老爺子喜愛的茶,那我當然得嘗嘗?!背趼勓?,立刻興致盎然,他們當年與朱元璋并肩作戰,習慣了共飲粗茶淡酒。
話音未落,朱高熾已熟練地泡好了茶,碧綠的茶水在白玉茶盞中搖曳生姿,甚是悅目。
“好侄兒,你在塞北最渴望的就是茶葉,這下可以過足癮了。”齊王同樣顯得十分激動。
兩位藩王慢慢舉起茶碗,三人間的關系悄然改變。楚王其實對茶無特殊喜好,但因這是先皇所愛,他自然也愛屋及烏。
而齊王則不同,始終未表露任何態度,一個藩王真的會缺少茶葉嗎?
一杯簡單的茶,立刻揭示了兩位藩王的立場:楚王對朱高熾皇孫的身份既不反對也不支持,而齊王則保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