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京中事〔下〕
同一刻,乾清宮的暖閣內氣氛緊張得仿佛箭在弦上,御馬監的總管太監魏忠賢和錦衣衛的指揮使駱思恭皆背手而立。
昨夜京城營地的"叛亂",暴徒趁著黑夜包圍了承天門,使得宮中人心惶惶。一些居心叵測的宦官試圖在混亂中私藏物品,已被執筆者太監下令杖斃。
"宮廷是否已經恢復秩序了?"
片刻后,天子平靜無波的聲音在暖閣內回蕩,讓司禮監執筆者太監王晨心下一驚,立刻躬身回答:"陛下放心,昨晚趁亂妄動的,行為不端的,微臣都已經處理了。"
昨夜的動蕩如此劇烈,但天子卻默許了宮中的"混亂",似乎有意借此機會清除內部的不安定因素。
讓王承恩和曹化淳稍感安慰的是,除了少數不老實的宮女宦官,沒釀成更大的災難。
想來那些權貴的手,還沒膽子伸進紫禁城。
聽到這里,朱由檢輕輕點頭,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寬慰。
"城里的叛軍情況如何了?"
朱由檢深深吸了口氣,有些猶豫地問,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仿佛有些不敢面對現實。
昨晚聚集在承天門外的叛軍多達五千多人,這些人不可能全部回營,肯定有人懷著惡意利用夜色制造混亂,恐怕城里的許多百姓會遭殃。
聞言,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立刻上前一步:"稟陛下,今早宮門開放后,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已經處置了幾百名叛軍,京營在外也在緊急核對兵冊,查人數,絕不讓叛軍逃脫法網。"
朱由檢聽了,緊繃的神色稍微緩和,叛軍人數比他預想的要少些,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從朕的內庫中撥出銀兩,好好賠償受苦的百姓,至于那些叛軍,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
自古以來,"兵變"和"叛亂"只懲首惡,其余參與者輕罰以示警告,以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他昨晚已有明示,立即回營者可免于追究,但這些叛軍仍不知收斂,趁著夜色作亂,他也無話可說。
"陛下英明。"
短暫的驚訝后,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連忙點頭,不論這些人如何在黑夜中禍害百姓,單是昨晚挑戰天子權威、圖謀不軌的行徑,就足以讓他們付出生命的代價。
"兵部有什么動靜,有何說法?"
朱由檢沉思片刻,再次看向錦衣衛指揮使,目光銳利,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
昨晚的事情如此嚴重,除了主謀撫寧侯,恭順侯也難辭其咎,而管理全國軍隊的"兵部"也難逃其責。
京營出現如此大的漏洞,兵部必然"牽涉其中",恐怕不少人與權貴勾結,才導致局面失控。
聽到這話,駱思恭的臉色頓時變得緊張,看到高位上的天子臉色陰沉,他才鼓起勇氣,謹慎地回答:"稟陛下,今天清晨,兵部的武選司、職方司、武庫司的郎中都自盡了……"
眾人倒抽一口冷氣,暖閣內的氣氛驟然凝固。他們難以置信地望向錦衣衛指揮使,就連早有預料的朱由檢也是一愣,憤怒的眼神中夾雜著驚異。
大明兵部下設四司,武選司掌管武將功績和考核,決定每位武官的晉升與貶降;職方司負責地圖、軍事制度、城防、駐守、選拔和征戰事務;武庫司主管軍事裝備;車駕司則主管后勤糧草運輸。這些郎中雖只是五品官,卻權力重大,如今連續三位實權官員自盡,顯然是在表明“割舍求存”的決心。
朱由檢深深地嘆了口氣,勉強揮揮手說:“調查到此為止吧?!?br/>
他心里清楚,這些郎中背后必定有更大的勢力,但對根基不穩的朱由檢來說,穩定才是首要。若逼得太緊,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遵命,陛下?!?br/>
駱思恭聞言,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緊張的心情稍有緩解。即使是像他這樣沉穩的人,聽到如此駭人聽聞的消息,也無法完全保持平靜。當大明的貴族與在京官員相互勾結時,背后的網絡該有多么可怕。
“京城部隊的傷亡情況如何?”
“聽說神樞營昨晚有人表現出色?”
片刻后,案牘后的天子突然轉移話題,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他已經從王承恩那里得知了昨晚神樞營發生的事情。
“稟陛下,確實如此?!?br/>
“神樞營的參將周遇吉在危急時刻保持冷靜,封閉營門,約束士兵,應當予以表彰?!?br/>
駱思恭短暫的驚訝后,連忙俯身應答,詳細報告了昨晚神樞營的情況,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羨慕。如果他猜得沒錯,這位名叫周遇吉的神樞營參將恐怕要“平步青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