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金駙馬
京師的動蕩雖未波及四百里外的邊疆重鎮(zhèn),宣府的居民卻也隱約感到一絲異樣。近幾日,城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不少陌生面孔。他們穿過城門衛(wèi)兵的嚴密檢查,身披黑色長袍,交談時口音生硬,唯有領(lǐng)頭的首領(lǐng)帶有漢人的特征,這樣的隊伍引來了眾人的疑惑。
幸好,這些陌生人并未在宣府久留,僅僅兩日,他們便離開府城,朝張家口堡的方向行去。一些機敏的市民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低聲猜測:“會不會是來自草原的韃子?”
幾年前,朝廷與蒙古和睦相處,宣府鎮(zhèn)附近常有蒙古韃子的身影。但近年來,這樣的景象已不多見,這群身份不明的人在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不論宣府的民眾如何揣測,此刻,他們口中的“韃子”正置身于張家口堡的“范家”府邸之中。
...
...
“范家主,交易的時刻將近,為何你這邊還無動靜?大汗對此已有微詞?!?br/>
范家書房內(nèi),一位腦后掛著“金錢鼠尾”的中年男子坐在首位,他陰沉的目光緊鎖著范永斗父子,語氣冷峻。
平日在張家口堡乃至整個宣府都頗具威望的范永斗,在此人面前顯得畏縮,面對咄咄逼人的男子,他不敢流露出絲毫不滿,反而賠著笑臉說:“駙馬爺請放心,貨物已備好,不久就能送到沈陽。”
原本他計劃親自帶長子前往遼東,誰知還沒出發(fā),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已登門拜訪。
聞言,首位的男子面色稍霽,微微點頭,承認范永斗確有過人之處。
近幾年,大金與明朝連年征戰(zhàn),耗盡財力物力,遼東地區(qū)早已荒蕪。幸虧有張家口堡的富商們提供糧食,才勉強緩解了國內(nèi)糧食短缺的問題。
大金憑借不斷的勝利,掠奪明朝的城池和資源,雖然日子艱難,但還是撐了過來。然而今年,皇太極親自領(lǐng)兵,在寧遠城受挫,不僅損失了大量錢糧,還令不少女真勇士喪命。
眼看冬季臨近,按照往年的經(jīng)驗,又會有饑寒交迫的人死去。漢人自不必說,但如果國內(nèi)的勇士們挨餓,恐怕會立刻引發(fā)動亂。
作為皇太極的親信,他深知當前君主承受的壓力何等沉重,于是主動請命,跋山涉水,從遼東直抵,只為親自面見“介休范家”的范永斗。
"駙馬爺,有些情報,想稟告于您。"
察覺到高位上的“駙馬爺”心境尚佳,范永斗心中一動,將近日在京都聽到的消息,一一轉(zhuǎn)述給眼前之人。
"京都的小皇帝對恭順侯采取行動了,恐怕已察覺到了蛛絲馬跡。"
"另外,大同那邊也有消息,那些與蒙古交易的商隊已被代王那個老家伙禁止出城。"
"此刻這般緊要關(guān)頭,我們是否應(yīng)暫時擱置計劃?"
聽罷,"駙馬爺"臉上閃過一絲驚懼,猛然拍打桌面,目光直指京城,怒吼道:"小皇帝,好大的膽量!"
他名為李永芳,曾任撫順游擊,是明朝首位投降大金的將領(lǐng),因努爾哈赤的"千里馬骨"策略受到重用,娶了其孫女,成為大金的駙馬。
身為大金的駙馬,他渴望大金能勢如破竹,直指中原,以此洗脫自己身上的"漢奸"污名。然而,聞知小皇帝對恭順侯下手,他不禁心驚膽戰(zhàn)。
大約過了一刻鐘,"駙馬"李永芳的情緒漸漸平息,深深吸了口氣,眼神兇狠地望向范永斗:"這會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嗎?"
盡管知道范永斗人脈廣泛,連京城都有他的勢力,但小皇帝既然對恭順侯動手,難免會順藤摸瓜查到他們頭上。
"駙馬爺無需擔憂,那些蒙古商人大都與大同代王有交情,還觸及不到我們。"
范永斗聞言,臉上掠過一抹得意的笑容,言語間滿是毫不掩飾的自負。
作為國初時期便在邊疆從事貿(mào)易的家族之一,介休范家聲名遠揚,也是最早與建州女真人做生意的商人之一。
當大同的"蒙古商人們"還在與草原上的蒙古達子進行交易時,他們范家的生意已經(jīng)擴展到遼東。
對此,范永斗有十足的信心,即使明朝的小皇帝沿著恭順侯的線索追查到底,也查不到他們范家,最多只會日后對大同和宣府的監(jiān)管更加嚴密。
但這對范家而言,絲毫沒有影響。
從巡撫到堡中的軍官,乃至中央派來的巡按御史,哪個不是被他們范家用銀子喂得心滿意足。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xù)進行。"
略作沉思,駙馬李永芳的臉上顯露出銳利的神色,大汗皇太極正準備大舉進攻蒙古各部,此時正是急需糧草的關(guān)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