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等待時機
三月二十二,適宜出行。
遼東八百里加急的軍報已傳回京都兩天,女真大軍傾巢而出,錦州城的危機也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原本寧靜的紫禁城再次陷入緊張的氣氛中,低垂的烏云讓人感到不安,仿佛暴風(fēng)雨即將來臨。
茶樓酒肆里的說書先生添油加醋,現(xiàn)在的遼東仿佛一片死水,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在那里激起波瀾。
或許是感覺氣氛過于壓抑,一些懵懂的年輕人問出了口:“也許天子會親自出征?”
在他們聽過的戲曲中,每當(dāng)皇帝親自出征,都能順利取得大勝。
面對這些無知的年輕人,沒有人嘲笑他們的“無知”,只是復(fù)雜地搖了搖頭。
大明的天子上次“親自出征”恐怕要追溯到“不像君主”的正德皇帝了吧?
從那以后,別說“親自出征”,大明的天子連走出紫禁城這個牢籠都成了奢侈。
盡管內(nèi)心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但京中的六部衙門和城外的京營確實非常“熱鬧”,讓人不禁遐想,難道紫禁城中的天子真的要親自出征了嗎?
...
...
對于京中的種種紛擾,大明天子朱由校無暇顧及。此刻,他在御馬監(jiān)提督和京營將士的簇擁下登上觀武臺,嚴肅地檢閱腳下的軍隊。
因為前一天剛下過大雨,京都的空氣還略帶濕潤,但陽光正好,讓人心情舒暢。
午后的陽光下,京營的校場上喊殺聲直沖云霄,映入眼簾的都是身穿紅色鴛鴦戰(zhàn)袍的官兵。
得益于朱由檢的“慷慨解囊”和忠貞侯秦良玉的辛勤工作,如今的京營士兵與半年前截然不同。
不僅盔甲整齊,士兵們的精氣神也明顯提升,臉上洋溢著紅光,眼神也更加銳利。
"日月山河永存,大明江山永存!"
"我大明,萬勝!"
"有我無敵!"
隨著沉悶的戰(zhàn)鼓聲漸止,校場上響起各種號角,那震撼天地的吶喊聲讓朱由檢豪情勃發(fā),同時也驚飛了空中盤旋的鳥兒。大約半個時辰后,激烈的廝殺聲漸漸平息,副總兵黃得功氣喘吁吁,滿臉汗水,走到朱由校面前,躬身行禮:“陛下!”
“黃將軍英勇無敵!”朱由檢心潮澎湃,上前一步,在驚訝的內(nèi)侍們注視下親自扶起跪在面前的將領(lǐng),臉上洋溢著贊賞:“朕非常滿意。”
感受到黃得功臂膀的力量,副總兵呼吸更加急促,黝黑的臉上滿是激動:“臣,謝陛下!”
所謂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早年他只是軍中一個不起眼的將校,憑借一身力氣和些許軍功,才被調(diào)到京城。那時的他絕不會想到,短短幾年,他會從無名的游擊晉升為神樞營副總兵,還受圣旨統(tǒng)帥數(shù)千鐵騎。現(xiàn)在,天子當(dāng)眾親自扶起他,這是何等的榮耀!
“吾皇萬歲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
朱由檢的舉動沒逃過校場上眾將士的眼睛,他們激動之下異口同聲地吼叫起來,不自覺地挺胸抬頭,高聲嘶喊,以此表達內(nèi)心的激動。
聽到耳邊響徹如雷的歡呼聲,朱由檢臉上的滿意更加明顯,覺得幾個月的堅持終于有了回報。
“黃將軍,前往山海關(guān)的士兵都準備好了嗎?”
輕輕向校場上的士兵揮手,朱由檢再次看向身邊的武將,緊張地問道。自從左都督遷往錦州,山海關(guān)這個咽喉之地便群龍無首,軍中勢力錯綜復(fù)雜。
“京營將士愿為陛下赴湯蹈火。”黃得功聞言立刻單膝跪地,毫不猶豫地說,或許是太過激動,這位猛將的聲音略帶顫抖。
“為陛下赴湯蹈火!”
除了黃得功,觀武臺上的其他知情將校也紛紛單膝跪地,振奮地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自從天子登基,他們這些曾經(jīng)被人冷落的“臭兵”變成了百姓眼中的“香餑餑”。誰不知道京營士兵的待遇遠超其他軍隊,現(xiàn)在遼東告急,正是他們回報天子厚恩的時刻。
“好,一切準備就緒,大軍明日出發(fā),你們直接攻打?qū)庍h。”
面對心腹們,朱由檢不再掩飾真正的“意圖”,他從未想過向?qū)庍h城中的將領(lǐng)妥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