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遠眺西南
畢竟,自從四川永寧的土司奢崇明和貴州水西的土司安邦彥發動叛亂以來,朝廷不斷向西南派遣軍隊,“大人物”也絡繹不絕。奢安叛亂最激烈的時候,他們曾圍困貴陽長達數月,甚至在混亂中俘虜了貴州巡撫王三善,連被稱為“西南武將之冠”的三省總理魯欽也在戰敗后英勇犧牲。
相比之下,城中這位來歷不凡的知府大人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新的貴陽知府顯然沒興趣關注城里的閑言碎語,此刻他皺著眉頭,嚴肅地注視著昨天剛招募來的兩千個新兵。
...
...
"殺!"
"大明萬勝!"
聽到周圍有點混亂的吶喊聲,穿著普通衣服的孫傳庭不自覺地皺起眉,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滿。
"孫大人,"也許看出了旁邊文官的憂慮,一個穿著軍裝的中年人連忙上前,有些為難地說,"這些年輕人幾天前還是拿著鋤頭的農民,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適應。"
說完,中年將領的嘴角浮現出一絲苦笑。如果不是因為這位"知府大人"背景深厚,按時發放軍餉,別說眼前的兩千壯丁,恐怕連城外衛所的官兵都不會見到他。
"嗯..."
聽到將領的解釋后,被稱為孫大人的文官輕輕點頭,但臉上的表情依然十分嚴肅,仿佛對他們未能快速成長感到失望。
盡管知道四川貴州的精銳部隊都被調走了,剩下的戰斗力都在四川巡撫朱燮元的指揮下,但孫大人也沒想到,作為貴州府城的貴陽,在經歷過"奢安亂軍"的圍城后,衛所的官兵竟然還如此懈怠訓練。
回憶起兩天前剛上任時,查看城外衛所官兵的情景,孫大人就感到一陣憤怒。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絕不會相信那些懶散、毫無生氣的散兵游勇竟然是貴陽本地的衛所官兵。
要知道,雖然官兵已經收復了永寧失地,但匪首奢崇明仍然逍遙法外,躲在水西土司安邦彥的庇護之下。
與勢力單薄的永寧土司奢崇明不同,水西土司在貴州有上千年的歷史,其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蜀漢時期的"羅甸王"。
想到這里,孫大人的目光變得更加堅定,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行"清屯充餉"的政策。
"清屯充餉"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對貴陽城中的衛所軍官下手,讓他們交出多年來侵占的土地,并追繳歷年欠下的糧餉。
他已經命令親兵四處打聽,貴陽城在經歷"奢安圍城"后,許多豪紳富商逃走,導致城外的土地落入這些軍官手中。
盡管知道他的行動會引起城外軍官的不滿,但孫大人已顧不了那么多。
昨晚,他已經收到了四川巡撫朱燮元的秘密信件,信中詳細告訴他,原本還算安分的"水西土司"安邦彥最近開始躁動不安...
根據那位統管五省軍事的巡撫大人的估計,最多一個月,那個賊心不死的安邦彥就會率領軍隊再次來襲。那時,戰斗的重心就會從四川轉移至貴州,而貴陽城作為貴州的省城,肯定會被水西土司視為"眼中釘"。
深深吸了口氣,"孫大人"仿佛能聞到空氣中的緊張氣氛和淡淡的血腥味。
"繼續按全額支付軍餉招募士兵,至少要招到五千人。"
面對眼前武將有些為難的表情,"孫大人"毫不遲疑地下達了新的軍事命令,語氣堅定,不容反駁。
"這..."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面對"孫大人"那近乎嚇人的目光,中年武將終于慢慢點頭,心中連聲感慨。
這位知府大人果真是"背景深厚",盡管貴陽的軍事力量衰敗,但他剛上任就敢大規模招兵買馬,也不擔心會引起中央和四川巡撫大人的猜忌。
中年武將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中,"孫大人"轉而把目光投向不遠處正在奮力廝殺的新兵們。
貴陽府經歷了長期戰亂,城中的官員又粗心膽小,無法擔當重任。剛才那位中年武將雖然有點"平庸",但比起那些榨取士兵血汗的軍官,還是要強得多。
輕輕嘆了口氣,"孫大人"在新兵們敬畏的目光中撿起不久前放下的長槍,隨著沉悶的戰鼓聲開始訓練,眼神堅定無比。
水西土司安邦彥蠢蠢欲動,隨時可能發動攻擊。他孫傳庭作為貴陽知府,有守護這片土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