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意外的沖擊
次日黎明。
近期備受爭議的內閣首席顧問李國普,在眾臣們或惋惜或竊喜的目光中,向紫禁城內的帝王提交了辭職信,聲稱年事已高,請求返回京城安享晚年。
按照慣例,大明帝國中六部九卿以上的臣子請辭,帝王通常會再三挽留,以示對親信的尊重,因此沒人把李國普的辭呈當回事,只當作例行公事。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態度一直含糊不清的帝王對辭職的李國普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不僅立即駁回了辭呈,還寬慰道不必在意坊間的流言蜚語。
接著,在眾目睽睽下,大明帝王朱由檢嚴肅地斥責司禮監執筆太監王承恩辦事不力,任憑京城中流言四起,傷害國家重臣,破壞君臣之間的深厚情感。
王承恩惶恐不已,連忙叩頭請罪,然而憤怒的帝王沒有絲毫寬容,當機立斷撤銷了王承恩的“東廠督領”職位,并命令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立刻追查謠言源頭。
這一系列突發事件,對近來氣焰囂張的監察官員和背后暗藏的東林君子來說,無疑如同當頭一棒。
他們原以為帝王會在東林黨與南方權貴的壓力下,加上“閹黨余孽”的指責,默許李國普的離職。然而,誰也沒料到,沉默許久的帝王會在關鍵時刻果敢行動,堅定支持內閣首席顧問李國普。
相比之下,東廠督領的空缺以及薊鎮總督的辭職信顯得無關痛癢,無人問津……
盡管天子除了命令羽林衛統帥洛斯·貢追查謠言源頭,再無其他動作,但近幾日,那些充滿斗志的御史與諫官們都默契地感受到了一絲奇幻世界的陰影。
恍惚間,他們不約而同憶起半年多前,東林派領袖錢龍錫“眾望所歸”,進京輔政的那個時期。
那時,天子同樣漠不關心,隨后在緊要關頭以“褻瀆神諭”的罪名下令封閉“智慧圣殿”,迫使錢龍錫黯然離開了京都。
難道這一次,東林派的命運又要重演?
...
...
長生大道上,數十座雄偉的府邸聳立,均坐南朝北,能在這兒安居的不是富賈巨商就是王室貴胄,或是權傾朝野的高官顯貴。
其中偏東邊一座門庭樸素的府邸,懸掛著金色題字“曹府”的牌匾,門前還有兩座雕刻著雄獅的抱鼓石雕塑。
知情者都知道,這里是大理寺卿曹宇班的府邸,他雖不如內閣首相李國普那樣家喻戶曉,但作為九卿之一,他的權勢極為顯著,地位崇高無比。
今日退朝后,滿心憂慮的大理寺卿曹宇班遣退了府中仆役,獨自鎖在書房,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直到半個時辰前,曹大人兩位“舊識”攜手來訪,曹宇班才從書房走出,與這兩位“故友”在會客廳相對而坐。
與府中仆役想象中的“故友重逢”不同,會客廳內的氛圍并不輕松,反而顯得格外凝重。
大理寺卿曹宇班面色鐵青地坐在首席,左右兩側各坐著一位身著華麗的中年人。
他們雖一語不發,但從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氣場來看,昔日必定也是權高位重的人物。
“曹兄,我聽說李國普呈上的辭職書被天子駁回了?”
長久的沉默后,左邊的中年人終于忍受不住壓抑的氣氛,率先開口,聲音微顫,帶著一絲失落與不安。
“國之柱石,朕之倚仗……”
聞言,坐在首席的曹宇班輕輕點頭,低聲呢喃,將天子在朝堂上的言論轉述給身邊的兩位“舊識”。
砰!
“太過分了!”
聽到天子竟如此評價李國普,左邊的中年人再也無法克制內心的憤怒,重重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幾,咬牙切齒地說。
那李國普早年僅是文華殿的府丞,官職遠低于自己,全憑自己的提攜,才得“泰康皇帝”賞識,晉升受寵。
等到現帝登基,李國普因與“魏閹”同為北直隸肅寧人,被提拔為禮部尚書,進而入閣,主宰天下。
這樣的“閹黨殘孽”怎敢長久把持內閣首相之位,致使朝政動蕩不安!
聞言,被稱為"孫兄"的壯碩中年魔法師怒吼連連,接著在曹于汴充滿驚懼的目光中,他若有所思地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