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魔幻迷霧〔中〕
錦州城十里之外。
一處平緩山坡上,自稱“金國智者”的范文程坐在一匹雄壯的駿馬上,兇狠地凝視著不遠處隱約可見的軍事要塞。
這座傷痕累累的城堡曾屬于廣寧衛,因鄰近凌河,故得名“小凌河城”。廣寧已被金國占領,這座孤立在錦州之外的“小凌河”變得如同雞肋,舍棄可惜,卻又無法有效防御。
于是,“小凌河城”漸漸變成了錦州的前哨,用于窺探金國勇士的虛實。
前不久,聽說明朝宮廷內動蕩不安,范文程主動向大汗請纓,打算趁亂奪取錦州,從而破壞明朝耗盡人力物力建立的“寧錦防線”。
一旦錦州失守,山海關外的寧遠城將完全暴露在女真勇士的鐵騎之下。
料想大汗的英明決斷,不久后,孤立無援的寧遠城必將落入囊中。
甚至,范文程心中還萌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只要錦州淪陷,那些在寧遠城中秉持“欺弱怕強”的家族,恐怕不會為了朝廷英勇奮戰,反而會在大汗面前屈膝。
那時,阻擋在金國前方的只剩狹長的遼西走廊和難以攻克的山海關。
然而,現實并不如范文程所愿。當他帶領侍衛裝扮成蒙古難民,來到錦州城外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失所望。
錦州城依舊戒備森嚴,堅不可摧,仿佛千里之外的風雨絲毫未能撼動這座軍事要塞。
正當范文程心煩意亂,不知如何向大汗交差之際,意外地發現,錦州城的士兵竟將“蒙古難民”全部驅趕到了小凌河城... ...
要知道,那些被稱為“草原流浪者”的戰士們,雖然外表破舊,實則來自各個神秘的蒙古氏族,加入大金后,由大汗親手編入了鐵血蒙古軍,他們是范文程費盡周折從廣寧城的佟養性那里爭取來的精銳。
正因為如此,范文程心中萌發了一個大膽的計策。既然無法攻克固若磐石的錦州要塞,他決定退而求其次,清除城外的所有軍事堡壘,借此積累戰功,也算不虛此行,足以向大汗交代。
...
"額駙,成敗在此一舉了。"
范文程騎在戰馬上,微笑著收回凝視城池的目光,轉向身邊的“女真親家”說,表面恭敬,眼神深處卻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這個佟養性,膽小如鼠,日益懦弱,反復叮囑不可輕舉妄動,以免驚動敵人。然而,佟養性頑固不化,生怕落入明軍陷阱,竟帶著廣寧城過半的軍隊前來,堅稱以防萬一,讓范文程無可奈何。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錦州的明軍怎能坐視不管,恐怕整個遼東都會戒備森嚴。
要知道,他們雖看似聲勢浩大,擁兵數萬,卻大多是草原流浪者和歸順的漢人士兵,缺乏勇猛無比的女真勇士作為主力。一旦被錦州城內的守軍識破端倪,大軍將面臨覆滅之災。
幸運的是,范文程機智地亮出了大汗特有的旗幟,期望借此震懾住錦州的守軍。盡管這可能觸及禁忌,但他深知皇太極的性格,只要能掃清錦州周邊的軍事據點,皇太極不僅不會責怪,反而會給予嘉獎。
聞言,被稱為“親家”的佟養性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微笑,對范文程的提議表示贊許,但仍謹慎地說:"范先生,何不趁錦州守軍還未反應,內外夾擊,一舉攻下這座堡壘?"
說完,佟養性緊緊盯著不遠處滿目瘡痍的軍事堡壘,他估計這座堡壘最多只能容納兩千到三千士兵,相比他們背后的浩蕩大軍,根本不值一提。
目光短淺!
看到佟養性的建議,范文程眼中的輕蔑更加深重,但他迅速收斂情緒,平靜地回答:"親家你有所不知,我軍雖全力以赴,但并未攜帶云梯、盾車等攻城器械。"
"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取勝。"
"在這期間,一旦錦州的守軍警覺,我們的處境將十分危險。"
"畢竟,無人知曉明朝的關寧鐵騎是駐守寧遠,還是藏匿于錦州。"
在迷離的星辰照耀下,范文程沉聲道:“我們只需靜觀其變,施展幻象魔法,錦州城的守衛軍便會被恐懼籠罩,無法輕易發動攻擊,隨后我們可無聲無息地奪取小凌河要塞。”
眾人聞言,紛紛倒抽一口冷氣,臉上的震驚如同月光下的幽影。
天啟六載,老汗努爾哈赤自神秘的薩爾滸森林率軍出征,全境勇士傾巢而出,誓要蕩平錦州城的魔法壁壘。
原以為敵軍膽怯如螻蟻,久經衰敗,憑借八旗勇士的無畏沖鋒,錦州城理應唾手可得。然而,無人預見到,那位戰無不勝的汗王竟在城頭的火元素大炮下受創,軍隊士氣搖搖欲墜。
更糟糕的是,“大金的第一勇者”三貝勒莽古爾泰在錦州城外遭遇了來自寧遠的幽靈騎士的猛烈狙擊。
數年后,渾河之戰的榮光已逝,英勇的女真戰士再次遇到了勢均力敵的對手,激戰不分勝負。
正是這場對決,令大明朝庭寄予厚望的“關寧鐵騎”聲名鵲起,成為了大金帝國的心頭之患。
以“關寧鐵騎”的實力,對付這些所謂的“叛軍”,簡直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