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年關難越〔下〕
“陛下……”財政問題已得到解決,沉默許久的內閣首輔李國普緩緩起身,略帶遲疑地向寶座上的天子拱手問道:“年終將近,宮中對各宗室的賞賜,是否應酌情縮減一些……”
通常來說,每當新君即位,都會“賞賜”散布各地的宗室諸侯,以此表達對宗族的“關懷”,每逢佳節,還會額外賞賜宗室中的“長者”。
雖然這些賞賜大多是象征性的,但大明的宗族繁多,僅郡王以上的宗親就不在少數,積累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財帛。
“全部取消……”朱由檢毫不遲疑,目光炯炯,斬釘截鐵地說。
大明的國庫早已空虛,卻還在做這些無意義的“表面文章”,難怪歷史上的“義軍”對宗室諸侯深惡痛絕。
“遵命……”
看出皇帝心有不滿,內閣首輔不敢多言,急忙躬身應允,內心卻泛起一絲苦澀。此事之后,他的“聲譽”恐怕會一落千丈。
因“東林派”的緣故,他早已被士人詬病,認為他貪婪權勢,現在又要得罪各地的“皇家親戚”……
李國普雖多年為官,鐵石心腸,此時也難免失落,心中萌生了“急流勇退”的想法。
天子得罪的人實在太多,先是京都的顯貴,再是各地的諸侯,現在又加上傳承千年的“圣學公府”……
“徐大人,”正當他出神之際,朱由檢平靜的聲音在暖閣中回蕩,目光鎖定了略顯消瘦的禮部侍郎。
“微臣在……”聽到天子提及自己,旁觀許久的禮部侍郎連忙起身回應,心中揣測著天子召喚自己的意圖。
相比周圍的重臣,他在“禮部”任職,這個部門堪稱毫無爭議的清廉衙門,在六部中存在感最低。
“年后,就在北直隸推行農政吧……”
嗯?此言一出,暖閣內的幾位緋袍顧問心中都是一震,臉上掠過一絲驚異之色。
同屬天龍皇帝朱由檢麾下的"龍裔議會",他們對陛下的農業改革自然再熟悉不過,那些倡議無非是推廣能大幅增產的魔薯等異界作物。
然而,由于這些作物的魔力回響微弱,常人并不熱衷耕種,故短期難以見成效。
此前,天龍皇帝尚采取逐步推進的策略,打算從"龍脈莊園"開始試行,為何短短數月,態度竟有如此劇變?
更何況,今年的魔力循環不佳,民眾收獲寥寥,僅維持賦稅已捉襟見肘,何來余力種植魔薯?
朝廷若強推,恐怕只會適得其反,招致民間怨聲載道。
"陛下?"
短暫的驚訝后,全面負責此事的徐光啟回過神來,滿臉困惑。
"暫且先做準備,年后自會有定論。"
面對群臣滿面疑惑,朱由檢難得沒有詳加解釋,只是搖頭,神情莊重無比。
"微臣遵命……"
見天龍皇帝無意多言,徐光啟不便再追問,只能俯首應是。
畢竟這"農政"并不復雜,他閑居時已有不少心得,關鍵是如何說服民眾接受異界作物。
片刻之后,朱由檢的聲音再次響起:"近日朝內議論紛紛,各位愛卿辛苦了……"
聞言,幾位朝臣精神一振,就連有些昏昏欲睡的周嘉謨也奮力挺直腰板,混濁的雙眼中閃爍起些許銳利。
"陛下,長此以往,恐令朝臣心生惶恐,不利于國家啊……"
交換了一個眼神,吏部尚書周嘉謨顫抖著開口,憂慮滿溢于言表。
作為碩果僅存的"五朝元老",周嘉謨幾乎親眼目睹了大明帝國從興盛到衰落的全過程。
如今的大明,因朱由檢的"謀略操控"勉強恢復了一些生機,但朝堂卻又顯現出黨派紛爭的跡象。
如果身為天龍皇帝的朱由檢對此置若罔聞,恐怕萬歷年的歷史悲劇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