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王室成員〔上〕
兗州城。
深夜降臨,泰興王府燈火通明,宛如一座金色宮殿。府內隱約傳來絲竹與管弦樂的悠揚之音。
將近六十歲的泰興王朱壽鏞正興致盎然地欣賞戲曲,布滿皺紋的手掌隨著節奏輕輕拍打。
成功勸說了幾位宗族一同向天子上書,朱壽鏞心情大好,即便身邊的老太監已略顯困倦,他的興致依舊不減。
目光所至,殿中十幾位身姿曼妙的少女翩翩起舞。雖然大殿里并未設地熱,她們仍光著腳踝,踩在冰冷的石磚上,似乎不知疲倦地擺動著雙臂。
一曲終了,泰興王朱壽鏞輕輕點頭,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神色,稱贊道:“不錯,不錯……”
聞言,立在朱壽鏞左側、昏昏欲睡的老太監勉強睜開朦朧的眼睛,從干癟的臉上擠出微笑,恭維道:“王爺英明……”
“圣裔公爵府培養的歌姬,確實比我們府上的更為出色……”
這也難怪,泰興王雖然尊貴,卻仍有魯王在其之上,而且兗州城內還有其他幾位魯藩郡王,自然不允許他將城中的歌姬搜刮一空。
然而,圣裔公爵府卻不同,作為“圣人之后”,欲攀附其門下的豪紳富賈數不勝數,各地的樂師歌姬也源源不斷地被送進府中。
“哼,本王這次可是豁出去了面子,耗費頗多心力,才說服其他幾位郡王一起上書。”
“這圣裔公爵府,自然要有所表示……”
...
或許是回想起近日對那位年輕王者的“懇切勸誡”,原本興致盎然的朱壽鏞臉色也黯淡下來,眼神深處彌漫著一絲幽怨之氣。
盡管他們都是魯藩皇族,但由于血脈的疏遠,平日里城中的幾位郡王私下并無往來,最多僅在年節之際,一同向魯王“致以問候”。
除此之外,彼此之間并無其他交集。
然而,此次為了勸說那位神秘的“天子”收回撤除河道總督張九德職務的旨意,朱壽鏞特意邀請了城中的兩位郡王共同上書請求。
為此,他好言相勸,曉以利弊,費盡周折才說服了這些“親屬”。
“王爺所言極是,聽說京師傳來消息,年輕的陛下已被近日的朝廷動蕩搞得心力交瘁,早已避居深宮之中...”
“依奴婢之見,恐怕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因承受不住壓力,將張九德召回宮中了。”
幾十年如一日的相伴,老太監深知朱壽鏞此刻最關心之事,于是特意挑起話題。
果然,聽到這番話,朱壽鏞眉頭一揚,頗有些激動地說道:“那只狼崽子,僅僅因為幾次僥幸的勝利,就忘記了天地之威。”
“即便是昔日偉大的始皇陛下在位之時,也沒對衍圣公府過分苛責...”
提及此事,朱壽鏞臉上閃過一絲艷羨之色,聲音也帶著些微醋意。
身為始皇陛下的子孫,像他這樣的“高級皇族”雖享有無盡的榮華富貴,卻也付出了“自由”的代價。
尤其是成祖朱棣平定叛亂后,對各地皇族藩王的“防范”更是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
然而,居住在曲阜的衍圣公府則大不相同,他們既享受著種種特權,還能自由出行,令旁人羨慕不已。
“罷了,都散了吧...”
“時候不早了,本王要休息了...”
畢竟年事已高,兩人交談不多時,朱壽鏞便打著呵欠,臉上顯露出疲態。
即便如此,朱壽鏞仍不忘瞇眼環視殿內,最終指向一名身披素紗的歌伶,嘴角泛起一抹微妙的微笑:“今晚就你了...”
說完,朱壽鏞心滿意足地起身離座,不顧被選中的歌伶有何反應,便在老太監的攙扶下,步伐蹣跚地走向后殿。
后續的事宜,自有下人妥善安排,不過半個時辰,那位洗凈妝容的歌伶就會被送入他的房間。
這一生,雖然他沒有像封藩山西汾州、迫使朝廷修訂宗室法規的慶成莊朱濟炫那樣子嗣眾多,但膝下仍有幾位成年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