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宗室們〔中〕
同樣是兗州,距府城約三里的一座簡陋草屋里。
盡管太陽高掛,屋內的父子倆依舊緊閉雙眼,蜷縮在薄薄的毯子里。
或許是久未清洗,毯子破爛不堪,散發出刺鼻的氣味。然而父子倆似乎并未察覺,臉上毫無波瀾。
片刻的寂靜被一陣“咕咕”聲打破,一個看上去十歲左右的孩子艱難地睜開眼睛。
長期的饑餓讓孩子的身體瘦得可怕,形容憔悴,用“皮包骨頭”來形容也不過分,面頰蒼白如紙,幾乎沒有一絲生氣。
“阿爸,我餓……”
不知過了多久,孩子微顫的聲音在草屋里回蕩,身旁的父親也隨之緩緩睜開眼睛。
少年的聲音雖微弱,卻仿佛耗盡了所有力氣,他隨即再次閉上眼睛,臉上浮現痛苦的神色。
“唔……”
...
"父王正在尋找出路..."
經歷了長久的掙扎,那位瘦弱如枯骨的男子勉力從魔法床榻上挺身,顫抖著將閃爍魔紋的毛毯覆蓋在孩子的身上,輕輕整理著毯邊,生怕驚擾了夢境。
這對父子已在床上靜躺兩日,腹中的“魔力精華”早已耗盡。
做完這一切,男子看向四周,那座被魔力風暴席卷只剩骨架的草屋,心中涌起一陣絕望,空洞的眼眸中蕩漾起一絲波瀾。
據先父所言,他們家族曾是帝國的“星辰親族”,隸屬于魯藩一脈,正統的王族分支,盡管僅是最低等的“星輝衛士”。
依靠這身份,他那位生于嘉靖紀元的父親才得以從王國官僚手中領取到一絲被層層削減的“魔力俸祿”。
然而,男子對這份施舍般的“魔力饋贈”并無半點渴望,那俸祿太過微薄,一家三口緊衣縮食,卻依然難逃冬寒夏暑的折磨。
更因這份俸祿,他們不能像鄰人那樣耕耘魔土以自給自足,也無法經營小店,甚至從事繁重的“魔力勞作”換取食物也被禁止。
畢竟他們身為“星辰親族”,自從創世帝王太祖頒布“星辰祖訓”以來,對王族各分支施以諸多近乎苛刻的約束。
即便生活如此困苦,他依然頑強生存,畢竟父親是“星輝衛士”,至少還有一絲微薄的俸祿,雖然所剩無幾...
遺憾的是,到了他這一代,連那點微不足道的魔力俸祿也保不住了。
太祖朱元璋在“星辰祖訓”中規定,凡王族子嗣降生,必須上報宗人府,由宗人府賜予星辰之名,才能錄入“皇家星辰錄”,享受王族所有待遇。
但隨著歲月流轉,大明王族人口劇增,他們的俸祿總額如同星辰般璀璨,地方政廳承受不起如此重負。
為了舒緩王廷的“魔力財政”,禮部和宗人府開始拖延各地王族錄入“星辰錄”的請求,或是干脆忽略不計。
畢竟沒有“皇家星辰錄”,便非正式王族成員,自然無法領取相應的魔力俸祿,間接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也因此,男子無法繼承父親“星輝衛士”的地位,也無法繼續領取維系全家生命的魔力俸祿。
同樣因為父親生前的“王族”身份,他們家族名下并無寸土,就連自給自足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自父親去世那一刻起,男子開始了“借貸度日”的生涯,變賣家中的每一件物品,只為求得生存的喘息之機。
只是,何處才能覓得魔力糧食呢?...
在遙遠的鄰村,盡管人們同情這對父子的苦難,但他們都是同樣生活在艱難世界中的同類,手中的谷物連自己都不夠溫飽,無法提供援助。
正當男子瀕臨絕望之際,一道靈感如星辰般在他腦海中閃現,他的眼中閃爍著決然的光芒,混濁的眼神里透出堅定的希望。
畢竟,他出身于“皇族血脈”,與兗州府城中的諸多“領主”共享同一高貴血統,體內流淌著太祖龍皇的遺傳。
然而,向哪位“領主”求助呢?這個問題讓男子陷入了困境。按常理,“魯地領主”作為家族的“族長”,應當救濟那些“貧困親戚”,至少能給他們些食物。
實際上,現任“魯地領主”朱壽鋐確實這樣做了。自從他的兄長英年早逝,膝下無子,王位落在了朱壽鋐肩上。每年節日,他會接濟處境凄涼的同族和受凍挨餓的平民,因此他在兗州城的名聲相當好,許多人對他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