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圖卷盡現(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鴻臚寺官員的引領下,星辰殿內的官員們壓抑內心的思緒,整齊地俯首行禮,如山呼海嘯般的聲響震耳欲聾。
聽到聲音,高坐在王座之上的大明天子微瞇雙眼,俯視著匍匐在前的公爵與大魔法師們。
良久,他略帶沙啞的聲音在星辰殿中響起:
“起身吧。”
“謝陛下。”
與剛才震耳的山呼聲相比,這次的“謝恩”聲顯得稀疏而低沉,一些天語監察者眼中的不滿更加明顯。
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盡管殿內鋪設了“地脈暖流”,角落還立著熊熊燃燒的火焰圣壇,但石板地面依舊有些冰涼。
跪得時間長了,總會有些許不適... ...
大約數個呼吸之間,伴隨著一陣沙沙的長袍摩擦聲,皇極殿內的臣子們在神秘力量的指引下重整隊形,身披深紅法袍的鴻臚寺卿踏步而出,向高坐寶座的天子稟報近日進入帝都致謝或是離京赴任的奇境官員名單。
不過今日,鴻臚寺卿的奏報顯得異乎尋常,竟持續了半個時辰,就連閉目養神的老臣們也紛紛睜開眼睛,帶著疑惑的目光投向寶座上的天子。
...
作為新年初始的“大朝會”,通常是充滿祝福的儀式,由內閣首席輔政大臣代表臣僚向天子呈上辭藻華美的頌詞,而非如平常朝會那般討論具體政事。
然而,今日的“大朝會”氣氛詭譎,于是鴻臚寺卿結束報告后,不少御史和言官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各位大人有何建言?”
待鴻臚寺卿退下,侍立于天子身邊的司禮監執筆者王承恩上前一步,聲音如鐘般渾厚地問道。
"微臣有話要說!"
司禮監執筆者話音剛落,皇極殿內響起一道尖銳的聲音,一位身穿青袍的官員應聲而出。
聽見有人搶了先,眾多御史言官面色憤慨,不自覺地尋找聲音的來源。但當他們看清發言者的容貌,急促的呼吸瞬間停滯,神色變得復雜難辨。
"微臣,吏部給事中阮大鋮,揭發唐王朱碩熿寵妃殘害親子,屠戮唐世子及世孫!
此乃關乎皇家榮光之事,懇請陛下徹查!"
或許是壓抑已久,這位近期被朝廷內外隱約排斥的“東林叛逆”阮大鋮滿臉激動,頸動脈暴突。
嘩然!
瞬間,宏大的皇極殿內一片嘩然。那些已經準備發言的御史言官下意識收回腳步,喉結上下滾動,滿面震驚。
近來,京城中關于宗室藩王的“秘辛”雖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但官員們對此仍有忌憚,僅限私下議論。誰曾想,阮大鋮竟敢于公之于眾?
“無風不起浪”,以大明宗室藩王的品行來判斷,做出如此駭人之事,對于在場的官員來說并不出乎意料。然而,“不為人知”與“盡人皆知”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阮大鋮膽子何其大,難道不怕日后來自“唐王府”的報復?還是他覺得在朝中已無立足之地,希望通過肆意攀咬來重新“崛起”?
"微臣贊同!"
"唐藩福山王朱器塽殺兄弒侄,罪孽深重!"
...
僅僅瞬間,殿堂內議論紛紛之際,又是一陣刺耳的呼喚穿透喧囂,那人目光堅定,仿佛毫不畏懼隨后可能來自唐王領地的反擊。
看著他身披的法師長袍和站位,眾人皆知他是六大學院的辯法師。
首席執政官李國普聞聲,緩緩轉過頭,看著身后目瞪口呆的同僚們,嘴角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嘲諷微笑。
這些宮廷監察師還以為天子仍是昔日那位孤立無援的“信王”嗎?他們以為人多勢眾就能震懾住天子?真是太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