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圖窮匕首現〔下〕
查!
”
不知過了多久,年輕的天子聲音微顫,宛如雷霆在群臣耳邊轟鳴。
來了!...
在彼此的凝視中,眾多文官的眼底閃爍著難以掩蓋的喜悅,他們看向阮大鋮的目光充滿了諷刺的笑意。王座之上的天子已經觸怒了他們這些“文官”,此刻正是力量薄弱之際,怎會愚蠢到再得罪那些歷史悠久的皇族親王?
若無意外,天子下一句便會輕描淡寫地敷衍過去,將事情交給宗人府“審慎”處理吧?
“大理寺何在!”
沒有讓殿內的文臣武將等待太久,僅僅片刻的震驚后,天子憤怒的吼聲再次回蕩,許多諫官嘴角的笑容瞬間凝固,他們難以置信地望向上方的天子。盡管距離遙遠,看不清天子的神情,但從他顫抖的聲音中,不難推測他的臉色一定十分駭人。
怎么回事?那個一貫“護短”的天子并未如預期般庇護親王,反而下令大理寺?那尚未消散的怒火顯得格外刺眼。
“微臣在此!”
經過旁人的提醒,大理寺少丞才反應過來,連忙跪地,慌張地朝天子行禮。自從大理寺卿曹于汴與“東林”結盟后“退休”歸鄉,他的位置便一直空缺。雖然有諫官上奏天子,請求召開“廷議”,重新任命一位“大理寺卿”,但這些奏章如同石沉大海,未曾得到回應,被天子留在宮中未做決定。
因此,如今大理寺的最高行政長官便是眼前這位正四品的“大理寺丞”。
“朕給你十日時間,查明事情的真相。”
“無論牽涉到何人,一查到底!”
天子余怒未消的聲音接著響起,其中夾雜的隱約殺意讓大殿的氣溫仿佛都降低了。
“微臣遵命。”
聽見命令,身著緋色官服的大理寺丞朝天子鞠躬應答,但離他最近的幾位官員注意到這位年逾六旬,在宦海浮沉多年的“同僚”身軀在微微顫抖,不知是激動還是恐懼所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理寺少丞踉蹌返回隊列后,很快又有兩位身穿青色官袍的諫官并肩走出,異口同聲地向天子稟報:
“啟稟陛下,臣發現山東兗州泰興王欺男霸女,視人命如草芥!”
盡管這兩名諫官的指責依舊針對大明的皇族親王,但殿中的官員并無太大反應,反而有種深深的失望。畢竟比起“弒兄殺侄”,這類“欺男霸女”的事情實在微不足道。然而,緊接著,這兩名諫官的下一句話,讓所有人怔在原地,額頭悄然滲出了細汗……
據情報所揭示,泰興王朱壽鏞于兗州領地廣納奇能異士,更涉嫌私下結交被封印的白蓮圣族遺脈。
當地民眾中有不少人宣稱,曾目睹白蓮教前任領袖之子王好賢頻繁出入泰興王府,受到朱壽鏞的尊崇款待。
一片驚詫的低鳴在殿堂內回蕩,仿佛寒風穿越時間的縫隙。
自古以來,觸及“顛覆天命”之名的事,皆為皇家禁區,尤其是大明帝國,對此更為忌憚。
任何人只要被卷入“顛覆天命”的陰影中,其后果皆不堪設想,更何況牽涉到的是王室親藩。
"此事恐將掀起軒然大波,恐難善了。"諸多朝臣在心中暗自揣測。
涉及顛覆天命,皇極殿內無人敢輕言,他們來不及深究細節。那些一直留在京都的官員,無法確知遠在山東兗州的泰興王如何與白蓮余孽有所勾結,只能瞪大眼睛凝視著站在天子身旁的司禮監掌筆。
這位司禮監掌筆號稱“內廷宰相”,掌握著神秘的“天機府”與“玄衣衛”,耳目遍布整個王國。
"陛下,微臣昨日正午才得此情報,事關重大,不敢妄動。"
"詳盡情況,尚需深入調查。"
司禮監掌筆似乎洞察了眾人的心思,他向寶座上的天子深深鞠躬,回應那充滿疑惑的目光。
"查!"
同樣的話語,但天子此刻的語氣更加堅決,聲線中透露出的嚴厲讓在場無人不凜然,因為歷代天子對宗室親王的動向都異常敏感。
這樣的反應并不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