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混亂的指控〔下〕
第二天清晨。
從兗州府城南行不過五十里,便是歷朝歷代政治重地,神圣之地曲阜。
正德六載,河北爆發了民變,叛軍侵入曲阜,焚燒數百民居,縣衙也在烈火中化為灰燼。
戰亂平息后,朝廷傾巨資以
"圣殿
"為核心重建新城,并不斷修繕擴建。
至今,曲阜城的規模已不遜色于山東任何一座府城,甚至隱隱超越,僅次于有魯王駐守的兗州府。
辰時已過,天光大亮,曲阜城的街道熙熙攘攘,但城門外仍有大批民眾排隊入城,談笑聲此起彼伏。
然而,與輕松的民眾不同,駐守城門的衛兵顯得緊張,人數比平時多出數倍,檢查也更為嚴格。
每當有三兩成群的男子出現,衛兵們就會迅速包圍,仔細盤查后才放行。
這反常的景象自然引起了民眾的注意,但他們詢問時,衛兵們始終保持沉默,神色詭秘,蒼白的面頰暴露了內心的不安。
又過了半個時辰,曲阜城外排隊的市民突然停止了交談,疑惑地盯著腳下顫動的土地。
為何地面似乎在微微震動?
轟!
相較于茫然的平民,城門口的衛兵立刻警覺,望向遠方的官道。
然而,僅僅一瞥,他們的臉色就變得煞白,嘴唇顫抖,胸口急劇起伏...
帝國的預示竟然成真了?
遠方,一片熾烈的赤色洪流在驚愕的民眾眼前,沿著神道滾滾而來,數面繡有“河川主宰”徽記的巨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旗幟之下,一輛看似普通的馬車駛過,周圍環繞著一群身披甲胄、手持神器的帝國衛軍。
咕嚕。
短暫的震驚后,城門外響起一片驚嘆之聲。這座被稱為“神圣之地”的曲阜,除了少數維護秩序的衛兵,幾乎無多余軍力。
這里的百姓何時見過如此壯觀的陣容?更重要的是,帝國中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任何途徑曲阜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文官下車,武官下馬,以示對“圣賢”的敬意。
顯而易見,這位氣勢洶洶的“河川主宰”張九德是有意為之。
想到此處,許多市民紛紛回頭,期待看到那些守城士兵的反應。曲阜的官吏,從縣令、縣丞到守城士兵,皆由“孔氏家族”直接任命。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原先守在城門附近的士兵已然消失無蹤,地上還散落著幾柄兵器,顯然是他們在恐懼中遺落的。
"嘿,今日的太陽是從西邊升起來的吧……"
"有人要倒大霉了。"
短暫的驚訝后,門外響起一陣嘲諷的笑聲,打破了緊張的氛圍。
循聲望去,一位年約六旬、仍保持著學者模樣的老者捋了捋略帶銀絲的胡須,幸災樂禍地說著。
任何在曲阜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神圣之地”其實也隱藏著污穢。表面莊重的圣賢公府背后,與帝國那些欺男霸女的皇族諸侯并無二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皇族諸侯的暴行僅限于自身,但在曲阜,所有“孔氏家族”成員都享有特權,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嫡系血脈”,傲慢無禮,根本不將普通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
即使引起一些騷亂,傳到巡撫大人那里,也會因“圣賢”的顏面而大事化小,最終不了了之。
"蒼天有眼,朝廷終于要清理這些敗類了……"
人群中,一位中年人突然癱倒在地,捶胸痛哭,引來了眾人的圍觀。看清他的面容后,不少人都露出了同情之色,有人上前安慰,輕拍他瘦弱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