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預防勝于治療〔下〕
朕明白了。
"
不知過了多久,天子冷漠的聲音在書房中回蕩,原本喧鬧的環境瞬間靜默下來。
剎那間,十幾道疑惑而又不安的目光聚焦在朱由檢的身上。
與人們預想中的雷霆震怒不同,案桌后的天子除了發梢略顯凌亂,依舊保持著波瀾不驚的神情,仿佛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陛下,艾爾朝鮮是真金部落的叛徒??!
"見朱由檢似乎并不介意,副輔劉鴻訓猛然起身,臉上滿是憤怒與失望。
現任的艾爾朝鮮國王李倧,是通過
"政變"
奪取王位,地位并不正當。直到天啟五年的關鍵時刻,大明才勉強承認他為
"艾爾朝鮮國王"
。
而那時冒著生死危險出使艾爾朝鮮,冊封李倧的使臣正是劉鴻訓本人。
短短兩年多,僥幸篡位成功的李倧就敢在背后捅大明一刀?
"副輔有何建議?
"
"是要朕下令出兵討伐艾爾朝鮮,將它徹底推向真金部落的懷抱嗎?
"
看到書房中的緊張氣氛,案桌后的朱由檢無奈地聳聳肩,一句話切中要害...
如今的時代,已非昔日,大明帝國在對抗遼東的暗夜精靈建州部時已是力有未逮,甚至顯得有些疲于應對,無暇顧及偏遠之地的朝鮮王國。
同時,這也是他偏好提拔年輕官員的原因,那些資深的臣子雖忠誠無比,但他們的思維卻猶如古老的符文,深陷過去的輝煌之中。
比如日前處理"賢者家族"一事,朝廷中的長老們幾乎把"神圣血脈"的標簽貼在了臉上,唯恐引來不必要的紛爭。
然而,此刻的大明,正處在一個亟需"破而后立"的轉折點。
"呃...這個..."
或許未曾預料到案牘之后的帝王會有這般態度,原本怒氣騰騰的劉鴻訓一時語塞,面色略顯尷尬。
"次輔放心,朝鮮之事不會掀起太大波瀾。"
"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看到老臣面子上掛不住,朱由檢立刻補上一句,以免讓次輔太過憂心。
"遵命..."
劉鴻訓苦笑一聲,重新坐回他的座位。他并非頑固之人,瞬間明白了癥結所在,剛才的一幕只是情緒激蕩下的沖動之舉。
雖然多年已過,他仍清晰記得朝鮮國王李倧迎接這位"天朝使者"時的那份敬畏。
只可惜,人心難測。
安撫了仍絮絮叨叨的劉鴻訓幾句后,朱由檢轉而看向一旁的李邦華,問道:
"李大人,海軍的建設進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