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離散
談未籬轉身離開得很決絕,聶懷瑾慢了一步,唯能見到談未籬的背影。
談未蘺讓她把過去忘了,其實本身她也記不太清。
屋外的天光那樣亮,同她第一次見到馮夫人時一樣絢爛奪目。
保祐三年夏,她第一次見到馮氏,那時她已成為了馮夫人。
她沒有見過她年輕時候的模樣,只聽父親同母親說過,說馮夫人過得不好,她從前在軍營里時,不是這般愁苦又溫婉的模樣。
馮夫人是代她父親來的,因受李淮殷案牽連,站隊蘇氏的馮大將軍時已入獄,他唯一的女兒接過他的衣缽,對和父親活著從西北之戰中回來的將士進行慰問。
馮夫人同長京城其他婦人一樣溫柔,唯有語調里的一點颯爽還能聞得她同父親行走邊境的過去。
父親曾說過,馮夫人不是馮將軍親生所出,是多年前戰役時在戰場上拾得的孤女,得馮將軍收養疼愛,為她挑選了夫家,希望她不要因政事而受到波及。
但這樣的愿望總是有些遙不可及。
保祐三年初,站隊蘇氏的豪族盡數被問責。
保祐三年年末,許睿宗的權利就已被王太后利用大半,所有對王氏提出異議之人皆遭斬草除根。
那場清洗力度之大,連官不過至八品的聶父都受滅口,聶懷瑾被收至宮內為奴時,年不過四歲。
在這樣的氛圍里,無人能保全自身。
還生活在裴府時,聶懷瑾隱隱聽聞,談氏早就另娶,大夫人同長女獨自在宅外過活。
她的記憶里才模模糊糊的出現了兒時里那抹溫柔的影子。影子侵過時間裊裊婷婷地邁進聶宅的門檻,說阿爹阿娘辛苦又勤勞,夸阿姊是她見過最乖巧的小孩子。
昏噩的朝廷帶走了她所有至親和美好之物,日日夜夜在她夢里盤旋。可每當清晨醒來之時,一切都不復存在。
那些綿延的恨意一日復一日地凌遲著她的周身,讓她不曾畏懼過連崇威嚴的眼神。
她不在意連崇會如何利用,只要她能幫助她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