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網里拿人,甕中捉鱉》第一節
官軍先鋒部隊在三崮之戰被吉義所部圍困,撤到雙山之上打算堅守;可是沒得水喝,只得倉皇突圍;突圍時被掩殺,折損過半。
大帥王靈得報,大為震怒:“妖人吉義安敢如此!”
王則孝暗中慶幸,好在自己雖然名為先鋒主將,卻不在先鋒部隊中,否則豈不也要經歷一番生關死劫?
由于王則孝不在先鋒部隊,免于處罰。前軍主將米元康反而因為救援不及,被王靈降職為副將,暫時仍以副將身份代理前軍主將之職。
軍隊本來貴在賞罰分明。這個道理連宋蕓、陶金蓮兩個女法師都知道。只因她們跟著逢龍馬很久,逢龍馬不但精于修法,而且會統兵。要不是皇朝太祖定下法師不得統兵的規矩,逢龍馬完全可以勝任一軍主將之職。
看到王靈這樣處置王則孝與米元康,兩個女法師私下不禁議論。陶金蓮道:“有罪不罰,無罪者反而領罰,王大帥這樣豈能治軍?”宋蕓道:“聽說他年輕時本來也是一個名將,如今只怕老糊涂了。”陶金蓮道:“名將個鬼,還不是吹的?真名將,老了應該更會用兵才是。這跟勇將不同,勇將老來體力衰退,就不能上陣廝殺了。統兵大將的話,應該是越老越厲害。”宋蕓道:“那也未必。人老了,年少的壯志還能有多少?壯志沒了,人的精神勁頭也就不行了。所以統兵大將也未必越老越厲害。”陶金蓮道:“這么說來,人老了總是變弱?”宋蕓道:“那自然變弱。咱們法師不也這樣,老來法力衰退,記憶也不好,有的老法師念咒都不行了,還不只能回家含飴弄孫?”陶金蓮笑道:“說的也是。不過跟咱們一起的張百樂老前輩,身體康健,壯志也不減,非要與妖人吉義見個高下不可。”宋蕓撇嘴道:“你聽他吹!真要有壯志,還不上前?蔣道紜那小姑娘都上去了,那才是真心要跟妖人吉義打的。”陶金蓮道:“小姑娘?都二十多歲了你叫人家小姑娘,顯得我們很老了似的。”宋蕓道:“真個很老了啊。凡人青春有幾何?咱們青春就只剩個尾巴了。”陶金蓮道:“那咱們得把尾巴養長些。不如回山清修好了,在這里又不能建功立業,整日里喝酒糟害身體。”宋蕓道:“我也想啊,可是王貴妃的伯父,你敢得罪?”兩個商議無計,只能暫且這么過下去。
卻說米元康被貶為副將,被勒令戴罪立功,另兩個副將曾巔、馮霸都為之不平。馮霸道:“你有何罪?大帥豈知我部艱辛!”曾巔道:“就是說!我部哪里有錯?都是李棣那混賬東西,想搶功,引著先鋒走得太快,咱們才跟不上?!瘪T霸道:“咱們一路沒吃虧,你有功才是?!痹鴰p道:“就是說!換了王則孝來,妖怪夜襲,賊人暗算,看他慌不慌?”米元康擺手道:“莫說了。多說無益。不如想想接著如何與妖人吉義作戰。待我仔細尋思?!?br/>
經過尋思,米元康推斷妖人吉義其實真沒多少人馬,否則多派些人拖住本部,就可以圍殲先鋒了,何必急著結束戰斗呢?據此可以看出妖人吉義懂得兵法,與之作戰要多加小心,不可因為其人馬少就大意。像先鋒那樣冒進必敗。
那么怎么做呢?米元康就去向王靈請命,讓自己全權指揮前軍與左軍、右軍圍剿妖人吉義,如果再敗,甘當重罰。
王靈正迷戀女法師,沒心指揮,樂得把差事和責任全交給米元康。
于是官軍先鋒殘部撤到后方重整;嫡系的前軍與雜牌的左軍、右軍在米元康指揮下作戰;中軍與后軍仍以緩慢的速度向南武莊移動,到達之后就會停留在南武莊一帶,等待前方戰報。
米元康手握一萬五千人馬的指揮權,派人傳令,讓右軍先占領紅山寨,再殺向皮崮頂;讓左軍先占領黃山寨,再殺向轉崮山;自己領前軍稍加休整之后,重新向泉崮山進攻,準備再打一場三崮之戰,與妖人吉義見個高下。
吉義并沒有那么多力量可以抵抗官軍,不戰而放棄紅山寨與黃山寨。主力仍集結在泉崮山一帶。泉崮山水源充足,或可堅守一陣,看看官軍有無破綻可以襲擊。
官軍這次小心得很,三路人馬各五千人,每一路都走得小心翼翼,步步為營,每天行軍不過十幾里路,并不著急。
吉義派了許多探子輪番打探,沒發現有什么可乘之機。
首先來到三崮一帶的官軍,是其左軍部隊。占領黃山寨之后留下幾百人守寨子,其余向西開拔。第二天緩慢地走了一天,第三天上午才來到轉崮山下。
四色山之中,黃山最靠近三崮,黃山寨距離轉崮山的直線距離只有十幾里,實地行走也只有二十幾里路程。就這點路程,官軍第三天才來到轉崮山,可見其小心。
吉義聞報官軍左軍已經來到轉崮山,親自馳馬去看。賈熙也要同往,于是兩人帶了十幾騎精銳莊丁前去。只見這一支官軍衣甲斑雜,跟先鋒差不多。事先已探明其主將副將都是草寇之類無名之輩,不足為慮;但其隨軍法師之中有兩父子,原本是有名的野法師,是二氣門的精英法師,名叫葛正山、葛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