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通貨膨脹率
聽到朱元璋如此嚴厲地訓斥,話語中充滿了苛責之意,朱楩和朱允炆兩人不禁感到驚訝。畢竟,朱柏可是深受朱元璋寵愛的兒子,就連封地也是位于中原內陸,不像其他兄弟被封到邊疆地區。
朱元璋如此生氣并非沒有道理。大明寶鈔是他大力推行的貨幣制度,而一個朝廷最關鍵的就是掌握軍權和財權。軍隊可以幫助建立政權、保衛國家,但財權則能穩定民心。發行的貨幣通常與朝廷的信譽緊密相連,只有當百姓和民間信任并使用朝廷發行的貨幣時,才能牢牢掌控國家的財政大權。這種權力一旦鞏固,朝廷的地位就難以動搖了。然而,如果朝廷發行了新的貨幣,但卻無人問津,貨幣無法流通,或者百姓依然堅持使用原有的貨幣或外國貨幣,那么朝廷的地位將會受到嚴重威脅。這相當于將國家的財政大權拱手讓給了他人。
要保持貨幣的穩定以及民間對它的信任程度,關鍵在于購買力。簡單來說,原本一張寶鈔可以在酒樓享用一頓豐盛的大餐,但經過一年時間后,卻只能購買一個包子,試問還有誰愿意繼續使用呢?畢竟,寶鈔并非如銀子、金子或銅板等貴金屬那樣具有固有價值和流通價值,它僅僅是一張紙,背后依靠著朝廷的信用作為支撐,如果朝廷都無法保證它的有效性那么誰還會相信朝廷呢。
要想解決這種不保值的問題,關鍵在于真偽的辨別以及對發行數量的嚴格限制。這正是后世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通貨膨脹率。如果能將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控制在百分之三以內,那么經濟運行就是健康、穩定的。然而,就目前大明朝的技術水平和監管力度而言,要解決這兩個難題可謂困難重重。
關于真偽辨別的問題,寶鈔提舉司或許已經有了一套專門的辨別方法,但具體細節不得而知。而對于發行的監管,則幾乎形同虛設。事實上,大部分私印的寶鈔都來自于各地的寶鈔提舉局,情況正如朱柏那樣。各地的權貴或官吏憑借手中的權力私自印發寶鈔,卻沒有人能夠有效地監督他們。
曾經,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多少還能負責官員的監察工作,他們也不敢太放肆的做這些,但自從胡惟庸案后,錦衣衛進行了一大波裁撤,各地監管便松散了,藍玉案后,錦衣衛更是直接被裁撤,導致監管機構出現了空缺。
老朱也不是學經濟學的,雖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對于怎么樣運作這套體系還是屬于門外漢,只能是看著私流出去的大量寶鈔干著急。
朱楩拱拱手說到:“父皇,十二哥私印寶鈔之舉確有不對,可這事情其中還有緣由,此次兒臣路過湖廣,與十二哥深聊此事便是為了回來與父皇和十二哥解開誤會?!?br/>
老朱本來靠著椅背的,聽到朱楩如此說,正了正身子問道:“誤會?什么誤會?你且先說來?!?br/>
朱楩應道:“是!”然后便把之前在湖廣朱柏和他說的那些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其中包括朱柏在洪武十八年就藩時,湖廣遭遇了一場規??涨暗暮闉模樗簽E,淹沒了大片農田和村莊,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
。而其他省份援助的糧食因為交通不便,無法及時運送到災區,導致災民們面臨饑餓的威脅。
面對這種情況,朱柏心急如焚,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不能盡快解決糧食問題,將會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于是,他決定采取一種特殊的措施來解決這個難題——私印寶鈔。
朱柏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私自找當地寶鈔提舉局印制了大量的寶鈔,并將其用于購買糧食。他親自組織人力,將這些從受災輕微地方買來的糧食運往嚴重的災區,分發給受災的百姓。由于寶鈔的大量投入,避免了饑荒的發生。
然而,私印寶鈔畢竟是違法的行為,一旦被發現,后果將不堪設想。于是朱柏就沒有把這件事情上報朝廷,只要能救民于水火之中,即使冒再大的風險也值得。最主要的是,這些私印的寶鈔他是沒有一分花在了享樂之上。
“父皇,其實十二哥在這件事情當中,最大的失誤便是沒有將緣由上報給朝廷,我也問過十二哥,他是覺得本來寶鈔在胡惟庸案發那年就已經有了大量私印,價值不比從前,所以他也沒有在意,想著無非是增添一些,因此才沒有上報?!?br/>
朱元璋半晌不語,朱允炆也是在一旁沉默著,這事主要還是得看朱元璋的態度。
“他大可以向布政使司借錢去辦,雖說是辦了件好事,但這對寶鈔的影響是極壞的?!敝煸帮@然是不打算繼續繼續追究朱柏的過失了,語氣中沒有多少責怪的意思,反倒是有些欣賞,本來這件事情他以皇命壓下去,就是為了不追究,此時把其中原委解釋了,倒也算讓他沒有后悔當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