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可算來了
楊昇微微頷首,表示明白,但他并未當場給出回應。畢竟此事事關重大,不僅需要自己仔細斟酌一番,更要與族中的長老們共同商議之后才能做出最終決定。于是,他向特種部隊的隊員示意稍安勿躁,并承諾會盡快給予答復。
而另一邊,朱楩早已率領部下在城外的樹林之中,經過一番尋覓,找到了一處較為空曠的地帶,暫時在此處安營扎寨。朱楩心中的盤算其實并不復雜,他真心期望能夠與楊昇達成合作意向,從而避免一場血腥的戰爭沖突。
然而,時間對于他來說同樣緊迫,不可能無限制地等待楊昇慢慢考慮。因此,他暗自定下期限:待到夜幕降臨,如果楊昇主動前來尋求合作,那自然再好不過;可若是等到夜晚時分仍未見楊昇的身影,那他就別無選擇,唯有下令強攻城門這一條路可走了。
楊昇緩緩展開手中的信件,逐字逐句認真閱讀起來。隨著信中的內容逐漸映入眼簾,他的內心不禁泛起陣陣漣漪。不得不承認,信里所述之事確實讓人心動不已。
尤其是當看到朱楩提及將會贈予他一些畝產能超過四五十斤的作物種子時,楊昇更是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之色。如此高產的種子,完全超出了他以往的認知范圍,簡直聞所未聞!盡管心中對此充滿疑慮和難以置信,但那誘人的描述又仿佛具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吸引著他繼續深入探究下去……
實際上,這種農作物正是朱楩從遙遠的安南帶回來的紅薯。早在安南的時候,他就極具前瞻性地派遣專人將其送回云南,并展開了精心的培育與廣泛的耕種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如今的紅薯已然歷經多次育種改良,成功適應了至少包括云南在內的整個西南地區的土壤條件和氣候環境。
朱楩在這件事情上的確有所準備,他隨軍攜帶了一部分紅薯存貨。當初,他曾應承過朱高熾,當自己返回北平之時,定會贈予他一些這種新奇的農作物。于是,他提前傳訊給張紞,借助袁氏百貨強大而高效的物流系統,運送來了一大批紅薯。由于紅薯的產量頗為可觀,張紞考慮到朱楩日后或許還會有其他用途,索性多籌備了許多。
然而,朱高熾一方需要這些紅薯作為種子使用,再加上他們三人行程匆忙且急促,朱楩在安排人手將原本要送給朱高熾的那部分紅薯運走之后,所剩的余量便全部交給了陳河。此次出征,這些剩余的紅薯順理成章地被當作軍糧一并帶來。正因如此,目前朱楩手中仍然留存著一定數量的紅薯,可以拿來與楊昇進行交易。
盡管楊昇內心深處對這種作物能夠擁有如此驚人的產量持有深深的疑慮,但憑借著他對朱楩此人的深刻認識和了解,這份懷疑很快便煙消云散了,朱楩那可是近些年楊昇聽聞過的最有神通的人。所以,楊昇拿起信件,并迅速召集了族中的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們議事。
這次緊急會議的目的非常明確,共同商討究竟值不值得為了這傳說中的高產作物去冒一次險,向朱楩伸出援助之手。畢竟,這件事情牽扯重大,如果稍有不慎,不僅會給整個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甚至還可能引發一場難以收拾的混亂局面。
然而,楊昇心里很清楚,所謂的幫忙其實并不復雜。他所要做的僅僅是下令敞開城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放朱楩及其手下順利進入城內。
接著,只需佯裝什么都不知道,仿佛這些人根本未曾進城一般。等到朝廷大軍兵臨城下之際,再果斷關閉城門,將朝廷的軍隊拒之門外即可。
由于缺乏確鑿的證據表明朱楩等人已經入城,那徐輝祖想必也不敢輕易冒著激起播州地區民眾及土司們叛亂的巨大風險強行攻城。只要操作得當,這場看似危險萬分的交易或許真能以一種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圓滿完成。
想歸這么想,但族里的那些長老們對于此事卻持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和意見。他們堅決地主張不去摻和其中,原因很簡單,相比起所謂的高產作物而言,目前他們現有的收成狀況足以支撐生活所需,實在沒必要為了這點事情就跟當今天子鬧掰關系、撕破臉皮。
在城外,朱楩靜靜地站立于山林之中,目光凝視著不遠處的播州城,密切關注著那里的一舉一動。此時此刻,太陽已然開始緩緩西沉,逐漸沒入地平線之下。就在這時,袁巧兒輕盈地走到了朱楩的身后,伸出雙臂溫柔地從后面緊緊抱住了身前的夫君,并輕聲開口問道:“殿下,您真的能肯定楊昇他一定會前來嗎?”
其實,朱楩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然而他非常清楚袁巧兒為何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畢竟當下他們手中所掌握的兵馬僅僅只有區區一千三百余人而已,而反觀播州城內,起碼擁有四萬之眾的土司私人軍隊。所以,袁巧兒真正擔憂的并非楊昇是否會來,而是害怕朱楩僅憑這微不足道的一千多號人就要去強行攻打播州城。
感受到懷中佳人的憂慮,朱楩輕輕握住那雙環繞在自己腰間的玉手,略帶玩笑的安撫道:“放心吧,我相信他看完信一定會來的。不管怎么說,本王在大明西南一帶的聲譽和名望,那可是相當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