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5章 想請你幫個忙
他拿起桌上的黃瓜,重新切了幾片,送到嘴里。每一片黃瓜都帶著清新和脆感,似乎在安慰他:這一切終究會過去,生活還是會繼續,盡管有些沉重,但總會有些輕松的瞬間。
趙愛民坐在餐桌旁,面前的黃瓜已經幾乎吃完,他的思緒卻飄得很遠。那股迷茫感再次襲來,像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洶涌而至。他吃不下去飯,不知道該做什么,心里的焦慮越發沉重。
“為什么?為什么總是這樣?”他低聲自語,喃喃的聲音在空蕩蕩的房間里回響,幾乎沒有人聽見。這句話他已經問過無數次,問過自已,也問過生活,但無論怎樣,答案始終模糊不清。
他沒有朋友,或者說他不愿讓自已有太多的親近關系。每當有人試圖靠近,他總會下意識地保持距離,甚至故意讓自已冷淡。即使是王大媽和李阿姨那樣的關心,他也總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某種隱晦的目的,仿佛他們心里永遠有一個不言而喻的要求,某種暗示,某種期許。他的內心逐漸變得封閉,所有的溫暖,似乎都成了一種負擔,讓他不得不去回應,去解釋,去回饋,而這,恰恰是他最不愿面對的。
然而,趙愛民不明白,為什么總是針對自已?別人可以過得如常,和他人相處,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他總是在別人面前像個透明人。別人做錯了事可以被原諒,別人犯了錯可以不被提及,然而當輪到自已,所有的錯誤都被無限放大。他為此已經困惑了很久,但每次試圖去理解,都會發現自已站在一個無解的困境里。
他拿起桌上的水杯,輕輕抿了一口,涼涼的水流入喉嚨,卻沒有帶走心里的燥熱。趙愛民的眼神凝視著窗外的黑夜,眼前的一切依然那么熟悉,卻也有一種陌生感。他曾經是那么自然地融入這片小小的社區,和每個鄰居都能打個招呼,和他們交換幾句日常的閑話。然而,隨著母親的去世,他仿佛成了這個世界的旁觀者,無法真正融入其中。
“我不過是想過自已的日子,過得不爭不搶,不去給別人添麻煩。為什么要一直提醒我,為什么?”趙愛民輕輕嘆了口氣,內心的糾結難以言說。
他突然想起了幾天前的事。那天在超市,他遇到了曾經的同學——李國峰。李國峰是個開朗的家伙,一直在朋友圈中風生水起,大家都喜歡跟他打交道。然而,當趙愛民偶然和李國峰打了個照面時,他的心里莫名地涌起一種不舒服的情緒。
“哎,愛民,好久不見了,過得怎么樣?”李國峰見到他時,笑得那么真誠,像是十多年前那樣。趙愛民愣了一下,隨即點點頭:“還行,忙工作?!?br/>
“嗯,忙工作就好。”李國峰拍拍他的肩膀,“不過也別太累了,有空出來聚聚,大家都在,像以前那樣?!?br/>
那一刻,趙愛民不知道為什么,心底的某個角落忽然緊繃起來。李國峰的話不算過分,甚至可以說是關心。然而,這種關心在趙愛民的心中卻變得復雜。過去他和李國峰確實是好朋友,但自從母親去世后,他幾乎沒再和任何人有過太深的接觸。每當有朋友主動聯系他,他的內心就會涌起一股莫名的防備,他害怕再去感受那種不必要的責任和義務,害怕自已再一次被人期待,而無法逃脫。
他沒有答應李國峰的提議,只是簡單說了句:“有空吧?!比缓蟠掖译x開了。
此刻,趙愛民坐在桌前,回想著那次相遇。他不知道為什么,李國峰那一句“大家都在,像以前那樣”,讓他心中生出了一種不明的排斥。難道他真的變得那么不合群了嗎?難道他已經變得如此陌生,無法再與人正常相處?
一陣手機鈴聲打破了他的思緒,趙愛民下意識地拿起手機,看了一眼屏幕。是張婷婷發來的消息。
“趙哥,我最近在做一個小項目,c。你有沒有時間,周末能不能見一面?”
張婷婷是母親去世后,趙愛民唯一一個偶爾聯系的舊識。她和趙愛民母親有過一些交情,也曾經是趙愛民少數幾位會聯系的人之一。每當他感到孤獨或迷茫時,張婷婷總是會安慰他幾句,似乎她從來沒有覺得趙愛民不合群,反而總是希望他能走出那個沉悶的世界,重新去接觸人,接觸生活。
趙愛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回復了:“好,周末見?!?br/>
但他的心里卻依然難以平靜。張婷婷的請求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卻讓趙愛民感到更加困惑。他為什么會感到那么不安?是對自已的期待太高,還是對外界的接觸太過敏感?每當他試圖和別人走得更近時,心里的那種抗拒感就會涌上來,像一道無形的墻,擋住他和他們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