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儒理和醫理,有才無德沒人稀罕
“為醫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醫者,意也,善于用意,即為良醫。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除藝術精通外,要誠心救人,深諳大醫之體和為醫之法,做到醫者任心,大醫精誠。”
在黎瀚之鏗鏘有力的話語帶領下,谷中弟子包括求學之人都起身齊聲跟讀,斗志昂揚、擲地有聲。整個百花谷回蕩著振聾發聵的宣誓聲,音落,黎瀚之不按常理出牌,轉身就離開了平境臺。
“大會正式開始!”白南星看著他的背影翻了個白眼,扶著額上了講壇,受萬眾矚目得那一刻又立馬變得優雅大方,年輕英俊而自戀的他最擅長禁方。
今年的大會比往屆熱鬧許多,初學者的測試很快就結束了,初學者入圍的七十人,比以往增加了一倍。精進者需要像參加科舉一樣進考試,人數恰好是一百人。
試題是由十四位考官共同匯總的,沒有特定的數量,在有限時間內盡自己的努力作答,成績的最終結果是十五位醫師的綜合評價。
考核為筆試和實踐,筆試部分試題分六大類:
一是默義,醫學與宇宙萬物規律的聯系,明白世間道理。
二是脈義,理解和發揮所學脈學知識。
三是大義,與病理學和藏象學有關,涉及經文中基礎知識各方面。
四是論方,藥性藥理和處方等方面的理解。
五是假令,涉及脈法、方藥和辯證等多個方面。以假設的方式進行提問,須引經書為證,注明出處,此類型是最難的。
六是運氣,根據五運六氣對疾病進行判斷和治療,還涉及天干地支的運用,與《易經》有很大聯系。
醫者須知一個道理:先知儒理,方知醫理,儒、醫“仁愛”相通。
考試時間為兩個時辰,由蘇辛夷這個外科醫師和十個副手負責監考,每個人都奮筆疾書。末時,考試結束,考官收起試卷。待人一離開,整個大殿瞬時炸開了鍋,紛紛討論著考試的內容。
“考試也不難嘛!”
“若我能再努力點就不會考成這樣了,唉!”
有人侃侃而談,當然也有人懊惱不已。
“喂喂!我們都是大夫吧?連這些基礎都不會,你們就別在這兒丟醫學的臉了!”白芍出身醫藥世家,十二歲就能替人診治疑難雜癥,自詡天資聰穎,向來看不起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