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664再聊大閱
沒人會去想徐家怎么能弄到邊鎮那么多的鹽引,大家不是傻瓜,肯定是沾了徐閣老的光。
沒人會指責徐閣老,人家把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朝廷,家中逆子缺乏管教也是有的。
一時間,指責張齊的聲音小了,而為徐閣老開拓的呼聲高漲起來。
不過,之前一些本打算效仿楊博、霍翼的官員,都默默的趕到通政司,拿回自己的奏疏。
開脫,那是逼不得已。
有官身的人,只要關系到位,多多少少都能弄到些鹽引。
自然,徐閣老弄一些鹽引,貌似也不是多大的罪過。
徐閣老走了,徐家獨占的那份鹽引,是不是該拿出來給大家分潤了?
大明朝,販鹽利潤太大,要想拿到正鹽,除了宗室勛貴的份額,就只能是權臣,砸戶部和鹽運司等衙門,能拿到的只有余鹽的份額。
京官們雖然平日里都視金錢如糞土,可是算賬的本事還是一流,幾乎在瞬間就想到許多。
有銀子的吸引,誰還去管徐階的去留。
徐階在家里也聽說了此事,不過只是輕輕搖搖頭,一臉嘲諷的笑笑。
有些東西,你官職到了,自然就有這些福利,根本不用去爭。
官位不到,就算你長袖善舞,也拿不到分毫。
張齊奏疏送進宮里,隆慶皇帝當即批示,“齊既受財枉法,令錦衣衛逮齊父子及疏內有名者,送鎮撫司鞫實以聞。”
幾日后,徐階收拾好家當離開京城,內閣以李春芳領頭,六部主要官員幾乎全部前往送行,魏廣德、殷士譫等自然也都在列。
時間悄然進入八月,陜西消息傳來,以陜西民魏太清率眾五百余人,公行山西絳州、及鄉寧、太平等處地方,拒傷官兵,尋渡河去。
陜西終于有人殺官造反,對方雖暫時只有五百余人,可京官們卻也知道,地方若不靖,反賊人數很快就會如滾雪球般發展壯大起來,故兵部很快就向陜西及周邊衛所下文,務必從速追剿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