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眼何其多
“她不會輕易說出來,就是說出來了也用怕,我們咬死不承認就是,她再多說,我們就說她是想挑撥我們和大房、三房的關(guān)系,因為他們凈身出戶,對我們心生怨恨,想挑得大房和三房與我們翻臉,讓我們老無所依。”李連仲板著臉說。
“在那邊的時候你怎么沒有這么說?”吳氏眼前一亮,想到在李家華那邊因為這事被劉氏逼著不得不退了回來,心里就覺得慪得慌。
“太突然了,一時之間,我也沒有想到應(yīng)對的辦法。”李連仲從來沒有想過這么隱秘的事會被別人知道,看來以后在自己家里也要小心行事才行。
“那個死女人真有心計,知道了這么大的事卻一點聲色都不露。”吳氏覺得劉氏也太能隱忍了,就是凈身出戶都沒有把這事說出來,心眼還真多。
看來李婧文那個死丫頭也是隨了她,以前總是不聲不響,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一幅老實巴交的樣子,稍微受點刺激就露出了本性。
“這段時間別去惹他們,免得被逼急了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來。”李連仲交待說,他怕二房知道更加隱秘的事。
“知道了,服勞役的事已經(jīng)這樣了,又沒有別的事,我去惹他們干什么?”吳氏點點頭,“你說,服勞役的銀子是我們自己出還是要老大和老三出?”
“要他們出吧,我們在李麗出嫁的時候說過家里沒有銀子,現(xiàn)在又能拿出這筆銀子,豈不是自相矛盾?當(dāng)然,我們也要把去二房要銀子的事告訴他們,告訴他們,我們從心里不想要他們出銀子的。”
“但是二房死咬著他們是凈身出戶,沒有養(yǎng)老的義務(wù),堅決不出那筆銀子,我們沒有辦法,只能找他們。”李連仲心想不能占到二房的便宜,但對大房和三房示好還是很有必要的。
“知道了,我晚上就找他們。”吳氏點點頭,她的大兒子和三兒子都去青牛鎮(zhèn)打工了,要傍晚才能回來,這事只能晚上說。
“好好跟他們說。”李連仲點點頭,這些事還是老太婆出面比較好,她搞不定再自己來。
“知道了,你放心吧。”吳氏對這兩個兒子向來有耐心,現(xiàn)在更不敢跟他們起高腔了。
隨著第一場雪的到來,天氣越來越冷了,這天,王成派大柱子駕著驢車把收集并處理好的鴨絨送了回來。
每天都要做上百只的醬板,鴨毛也就多了起來,為了保護環(huán)境,做到廢物利用,李婧文只好教他們處理鴨毛。
李婧文就把事先準(zhǔn)備好的細棉布拿了出來,告訴劉氏和趙氏他們做抱枕,然后用鴨絨做填充物,至于鴨絨被就算了,這個時代雖然有絲被,雖然一般人家用不起,鴨毛雖然是廢物,可以不計成本,但是處理起來卻很麻煩,算起來鴨絨也不會太便宜。
而且她不知道細棉布會不會漏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鴨絨都是人工處理的,質(zhì)量遠遠不如現(xiàn)代的鴨絨。
抱枕,她可以多包兩層布,里面用細棉布或者細麻布,外面用繡好了花的綢緞,當(dāng)然,這是她的試驗品,如果確定鴨絨不會漏出來,她就準(zhǔn)備做鴨絨服,為劉氏的開繡莊做準(zhǔn)備。
為了給劉氏開繡莊,她在青牛鎮(zhèn)的商業(yè)區(qū)恒太街買了兩個相鄰的鋪面,鋪面記在劉氏名下,現(xiàn)在正在裝修,準(zhǔn)備過了臘八節(jié)后開業(yè)。
為了到時有足夠多的繡品,不僅劉氏帶著趙氏和幾個丫頭早早的開始準(zhǔn)備繡品,并且在里正夫人的引見之下,跟村里幾個手藝較好的婦人簽了約:劉氏按市價從她們手里收購繡品。
李婧文沒事的時候也會繡些扇面、枕套、帕子和荷包等,總之,她雖然有空的時候會做些針線,但是很隨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繡什么就繡什么,沒有目的,也沒有追求。
劉氏對她就更沒有要求了,認為她的女兒已經(jīng)夠辛苦的了,以后也不用靠做針線過活,她愿意繡幾針就繡幾針,不愿意繡就不繡。
轉(zhuǎn)眼就到了臘月十六,這天是劉氏的錦繡閣開業(yè)的日子,李婧文一家子早早的去了青牛鎮(zhèn):鋪子里雖然早就布置好了,店面也有專人管理,但是做為主人,總不能太遲了。
吉時一到,隨著鞭炮聲的響起,李婧文和劉氏母女兩個揭下了牌扁上的紅綢子,錦繡閣三個描金大字就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李婧文沒有特意通知誰,但是他們家的熟人和朋友都相攜而來,對劉氏表示祝賀,楚云皓早就把李婧文當(dāng)自己人,劉掌柜自然也不敢怠慢,他早早的就過來幫忙了,他的太太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來了幾個相交甚好的朋友,來給劉氏捧場。
當(dāng)然,其中最顯眼的就是彭縣令的夫人、于雄于大老爺?shù)奶谷粡目h城趕了過來。
“彭夫人,于太太,請進。”來者都是客,李婧文自然對她們笑臉相迎。
“婧安縣主,別來無恙。”兩個人先跟李婧文問好,然后再給劉氏道喜。
“劉安人大喜,祝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同喜、同喜,謝謝彭夫人,于太太。”劉氏帶著她們進了雅間,并讓丫鬟送上了茶水點心。
“劉安人生了個好女兒。”于太太想到面對各方來客都應(yīng)付自如的李婧文,心里五味雜陳:這個青蔥般的女孩子,差點成了他們家后院中的一員。
“她只是運氣好罷了。”劉氏含笑著搖搖頭。
“劉安人太謙虛了,婧安縣主這樣的成就,哪能是運氣好能夠做到的。”彭夫人也知道李家和于家的那點事,當(dāng)初是于雄做得不對,但是他們家與于家早就糾纏在一起了,她必須給于太太打圓場。
“是啊,小小的年紀(jì),就能種出這么多的種子來,不僅是個勤勞的,還是個有本事的。”于太太心想這女孩子的心眼何其多,才把那么東西都藏了起來,連家里人都不知道。
如果李家榮知道她收藏了那么多的糧食種子,定然不會把她賣給他們家老爺做妾的,肯定會想方設(shè)法把那些東西弄出來,然后獻給朝庭,自己領(lǐng)了那份功勞,然后借著那股東風(fēng)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