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新貴
在后世各種各樣城投公司里工作過的老師們應該知道,雖然在這種性質有些特殊的單位里上班,基層員工不但很難拿到正式編制,而且整天都要累死累活的往項目地跑,往往還得兩頭受氣,堪稱苦逼的一批,但是公司的管理層們,卻是很有些話語權和社會影響力的……你要知道,雖然都被統稱為“城投”,但這些公司的實際業務范疇可遠遠不止城市基建這么一類,而很多籌建項目的處置權可是很香的存在。
連后世那些實際是為了應對新預算法而成立,隨著時間推移職權被一削再削的“后輩們”都是如此,更何況是這個年代第一批蹦出來的城投公司?
更何況DZ市城市基礎建設與產業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還具備“大基金”的功能特質,而且走的還是大基金一期的的模式?
可以說,如果后世的城投公司可以被視作是地方上的“第二財政”的話,那么在1990年,在DZ市馬上就要升為地級市且被指定為分稅制試點城市的這個當下,這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便是德州的“管家婆”……而且還是島國家庭主婦式的那種管家婆。
當然,對于當下絕大部分人來說,顯然并不清楚“城投+大基金”模式到底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但這不妨礙楊默這個本就被極端重視的年輕人,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分量再往上狂飆一大截。
開玩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DZ市之所以狠下心來拿出自己的老婆本,順帶還拉著那么多龍頭國企不惜血本地共同組建這家具有實驗性質的基金公司,就是為了把這個年輕人留在德州……別說齊魯了,縱觀全國,你TMD倒是再找出兩個像這樣能被地方主管單位重視的人才來啊!
所以不出意外的,即便是這家基金公司還在走籌建流程,甚至才剛剛簽署了《DZ市城市基礎建設與產業升級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但以各種理由登門拜訪楊默的人,差點把門檻都踩爛了。
………………
“劉行長,請慢走,改日有機會一定去你辦公室里蹭茶!”
楊默笑瞇瞇地把一名有些禿頂的中年人送出了辦公室,然后在對方受寵若驚的推辭中停下了腳步,就這么目送著對方離去。
“師父,今天還有23名訪客,不過剩下的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都是普通大中型企業的負責人和外地來的一些“代表”,所以……下一位是第三棉紡廠的石廠長,你要不要見一見?”
小徒弟的語氣和神態有些復雜,既有仰慕和驚嘆,又有一絲不樂意。
驚嘆是因為,這些登門拜訪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些很有些頭臉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大中型企業的一把手……雖然他們的企業資產規模遠遠無法跟大華公司相比,但職工規模和社會影響力卻極為不容小覷。
這種規模的企業和負責人,要是放在銅仁那邊,他父親估計會稀罕的不得了,甚至隔上幾天就要追上門取叨擾一下,看能不能多擠出來幾個用工指標,順便給當地的扶貧工作添磚添瓦;但放在自家師父這里,卻是只能乖乖地排隊坐板凳,甚至還想給自己塞進口化妝品,以求自己能幫著說上兩句話,見上楊默一面……同樣都是帶著“父”字,兩者之間的差距,可見一斑,這由不得白蒙蒙對自家師父的仰慕之情無以加復。
但那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擠過來想要拜訪楊默,固然是讓她這個小徒弟與有榮焉,但興奮之后,剩下的卻全是煩惱。
大華公司內部的高管也有一大堆工作需要向自家師父匯報呢,自己這個小助理……額,不,現在已經是秘書了,自己這個小秘書需要向自家師父請示和批復的工作同樣也是一大堆,整天這樣忙于人情送往的,這工作還怎么開展啊!
瞧見小徒弟那隱約有些撅起來的小嘴,楊默笑了笑:“后面的人今天就不見了,像第三棉紡廠這種單位登門拜訪,想想也知道他們是想討個便利,想要等新基金公司成立后要點扶持資金和資源支持……這方面為師自有規劃,到時候一并開會討論就成,早早見面反倒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