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另一種形式的鯨落(1)
眾所周知,華夏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而齊魯,則是國內唯一一個幾乎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省份。
既然擁有著如此多的工業門類,那么定然需要無數的業務來養活他們,這也是許多在齊魯掛職過的朝廷大員為什么更容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在齊魯這種以實業GDP為主且遍地開花的地方主持工作,是一件非常鍛煉人,也非常考驗綜合能力的事情;
事實上,后世但凡你親自到齊魯任何一個縣城去溜達考察一番,就能發現無數能令你感到眼前一亮的特色產業。
最為后世人所熟知的,莫過于壽光的蔬菜、曹縣的漢服和棺材,濟南的玻尿酸和醫美填充物。
但實際上,齊魯各地不顯于形的肌肉怪物遠遠不止這么一點。
就拿威海這么一個原本藉藉無名的城市來說,除了后世因為某次新聞熱題而爆出來的漁具和碳纖維之外,諸如海帶、地毯、手術機器人、血凈、心臟支架、打印機、客滾船、空港設備等等,也全都是不顯于名的優勢產業,甚至是國內行業的龍頭老大。(記住前提,我可沒說威海的手術機器人是龍頭老大)
但實際上,除了這些以外,威海,尤其是威海代管的榮城縣,還有一個國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優勢產業……汽車。
后世某段時間內一度被拿來調侃的“保時泰”,便是榮城汽車產業大家庭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員。
當然,既然能被稱作是優勢產業,榮城的汽車產業肯定不止保時泰這么一位獨秀,否則早就GG了。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榮城汽車產業的發展史!
但凡對八九十年代有所了解的老師,應該都知道海口、蛇口、廈門、汕頭這些口岸城市在發展的初期,最大的“進出口貿易”業務是什么……尤其是海口,瓊島那位雷/書/記的故事至今還被時不時地提及。
但事實上,你以為國內只有那些南方口岸才有這個條件和資格做大規模的“進口車”業務,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它地方不談,位于齊魯東北角的榮城,之所以曾經一度有著“江北第一虎”的稱號,就是因為從80年末九十年代初開始起,這里便是南朝鮮“非官方進口車”的最大上岸地,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千禧年初中期;
當時這業務吸引人到了什么程度呢?
當時一輛大宇賽手,進價七八萬,上岸就是12~14萬;把車開到京津冀就是20萬……哪怕是你什么都不會,把車從船上開到岸上,一晚上就能賺兩千塊。
九十年代的兩千塊是個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