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下海潮
1992的春節假期在一種熱鬧、但是多了幾分功利味的氛圍中很快過去了。
南巡講話還在繼續,因此即便各部門和單位復了工,尤亞坤和田廣躍竟然也沒有按照慣例召開全體工作會議,更加沒有急于部署本年度的工作報告,只是抽空把楊默和幾個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召集了起來,關上門開了幾個小會。
時間在一種躁動的靜默中一天天過去,直接到2月21日,設計師的最后一場講話結束,德州這邊才開始重新喧囂了起來。
在這段時間里,很是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1、春節結束后,全國各地,包括德州和蘭陵地區一下子涌現出了一股辭職下海潮,上至地方主管單位和學校,下至鄉鎮企業,每天都有人無數人辦理辭職手續,甚至連停薪留職都不辦,就這么一臉自信地殺向了沿海特區;
甚至就連素來以待遇優渥著稱的大華公司都不例外,短短十天時間,就有超過70人辭職;如果算上德州城產基金公司公司那邊,總人數更是過百了,其中甚至不乏組長和主管級的人物,這些人臨走之前,還一臉傲嬌地宣布,自己要去迎接波瀾壯闊的新生了。
雖然目前只有百多人辭職,但從公司內部的躁動情緒來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打算離開的人恐怕遠遠不止這個數。
不過這也理解,大華公司的待遇就算再好,卻也不過就是相較于普通工人而言,那點工資和獎金跟沿海那些發了財的老板相比,著實算不了什么,眼下環境已經放開,這些精英們想要奔一個更好的前程,你也不能說人家錯了……更何況,大華公司待遇雖好,但流程負責制帶來的壓力卻是更大,不是每個人都愿意在這種24小時蹦緊弦的環境下工作的。
對此,楊默的指示是,尊重個人選擇,好聚好散。不但讓人事部門痛快地辦理了相關手續,還給每個已經完成工作交接的辭職職工發了一份臨別紅包,算是感謝這些職工過去兩年時間里的辛勤付出,并祝愿他們鵬程萬里。
一下子少了那么多人手,大華公司這邊自然要重新補上,而且為了應對后續的人員流失潮,楊默直接大手一揮,找指揮部那邊要了200個名額。
于是乎,很快的,就又有一大批子陌生臉孔涌入了大華公司,分散到了各個崗位。
2、就在正月十五,也就是2月18日那一天,組織上忽然在會上通過了一個關于發行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決議。
這個消息剛剛公布,各石油單位便紛紛做出了反應。
首先是東營指揮部這邊,先是承購了一筆總金額為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旋即立即下發了一份文件,要求加速針對中原油田的業務轉型幫扶;并正式通過了一份決議,開始將部分煉化業務轉包給東營附近的地煉廠。
接下來做出反應的是鉆探公司那邊,老王總直接下了死命令,要求默默百投在兩年內要通過參投的形式,把地煉集群的規模擴張到400萬噸/年的級別;并且要求在今年之內把加油站的數量擴增到1400家。
這兩個任務很扯淡,即便是默默百投去年的投資回報率非常不錯,但有著那么多項目需要追加后續投資,根本拿不出那么多資金來給他擴充地煉集群和加油站,但是這位老王總的態度異常堅決,并直接了當地告訴楊默,這個計劃已經獲得了鉆探總公司的表決通過,到時候的資金缺口,他來想辦法補上——眼見著人家拿出了鉆探總公司的文件,又承諾解決資金問題,心里門清這是怎么回事的楊默也并未堅持,讓代管默默百投的何永義和綜合辦的卓君月接下了這兩個任務。
當然,南巡講話后的風口突變造成的深遠影響有很多,陡然間興起的下海潮只不過是個開始而已。
但即便只是個開始,其實也夠尤亞坤和楊默他們頭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