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雙向選擇
很顯然,這次李鐵志是“受人委托”而來的,因此楊默見到他毫不避諱地從兜里掏出來一張信箋紙后,心里頓時一緊。
果不其然,李鐵志在信箋紙上掃了一眼后,便問出了第一個問題:“楊默同志,自1990年12月出任德州城產公司總經理,負責管理、運營在德州地區設立的產業大基金開始起,你負責推動德州地區的工業制造業升級已有一年半的時間;”
“但令我們好奇的是,你對產業大基金的資、權使用,似乎跟各地當下的產業引導基金有很大的不同;”
“似乎與其它地區的產業引導基金相比,你更傾向于將資金和政策投入到流通渠道的打造和各式各樣的商業行為中,甚至是花費極大代價承接國外的制造業轉移,而非直接將資金投入到那些骨干企業里,推動其加快技術研發和設備升級。”
微微頓了頓,李鐵志看了楊默一眼,微笑著說道:“由于時間太短,甚至還沒跨過一個產業小周期,因此我們暫且不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就想了解一下,關于這件事,楊默同志你當初的想法和出發點是什么?”
說罷,似乎害怕楊默又跟之前似的惜字如金,李鐵志又補充了一句:“組織上對此很感興趣,但楊默同志你工作繁忙,前往帝都匯報工作的次數少之又少,因此我希望你能就這個問題展開說說。”
組織上很感興趣?
只怕是某位新上任的領導很感興趣吧?
楊默頓時從李鐵志的話里聽出了端倪。
由于當初曾經和尤亞坤掰過幾次腕子,甚至一度駁回了尤亞坤的數份“產業振興計劃”,吃癟吃的有些狠的某位前大秘一怒之下向上面告了狀,所以面對著組織上的問詢,楊默也曾大致地就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考慮。
當時負責問詢的組織領導到底信沒信,或者說全信了沒有,楊默不清楚,
但是很顯然,托付李鐵志問出這個問題的領導,肯定是不知道當初自己答詢的內容的。
這就有意思了……
隱約察覺到一些情況后,楊默想了想,卻也沒打算藏著掖著:“就我的理解而言,當下主流觀點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并將其歸納為單純的科技追趕,其實在內在邏輯上便存在著不通。”
說出這么一番在當下驚世駭俗的話后,楊默很平靜地看著眼前的李鐵志:“從我的角度來看,產業升級的確是與科技追趕和創新有關,但科技創新表面上是理工科問題,實際上是會計學問題!”
“當下絕大部分人以為的產業升級邏輯:大國工匠,大國重器,攻堅克難,鉆研精神,厚積薄發。”
“但實際上我理解的產業升級邏輯:保本點,成本攤薄,規模效應,成本優勢。”
“就拿這些年大家伙心心念念的汽車產業來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