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主攻和次攻
惟政和尚也是個聰明人,當即就問道:“天帥想自此去東海岸?”
林泰來在地圖上點了兩下,“我聽說,從這里順安前往東海岸永興,是有道路可通的,不需要向南繞幾百里路。”
拜抗美援朝的熱度,后世林泰來也是研究過半島地圖的。
在他印象里,順安和永興之間在后世似乎有條鐵路,應該還是朝鮮國唯一穿越二百公里山脈、連通東西的鐵路。
以此推測,既然優先在這條線上修鐵路,說明這條線原本的通行基礎就不錯,在古代很可能是有道路的。
所以在本次過江之前,林泰來就已經下令在朝鮮國內尋找知情人打聽道路問題。
現在基本可以確定,順安到永興這條線路應該走通,四五百里距離。
如果一支大軍通過這條道路,快速直插東海岸永興,就能完全攔截住位于咸鏡道的加藤清正第二兵團,使其無法南撤。
只是沒有實地走過這條路,多少欠缺底氣。所以林經略今天聽到惟政和尚是從東海岸逃過來的,就忍不住單獨詢問一下。
惟政和尚通過崔五魁的翻譯,回答道:“兩地之間確實有道路,從山脈交錯處的幾個山谷穿過,還要繞過兩處山峰。先前逃到順安時,就是沿著這條路過來的。”
“好!”林泰來突然熱情了起來,“大師何須去平壤搏命,有更大的功勞等著你!”
一眨眼間,在林經略的口中,惟政和尚果斷變成了大師。
管你佛法到底如何,只要你能帶路,那就是大師!
在林泰來的設想里,李如松兵團以最快速度攻克平壤后,可以像原有歷史一樣繼續南下,吸引牽制絕大多數倭軍。
而經略直屬三標營、麻貴第二兵團、董一元第三兵團共計三萬三千兵力從順安出發,穿過朝鮮國中部的山脈去東海岸堵截加藤清正兵團。
如果有可能的話,爭取全殲之,有效殺傷倭軍的有生力量。
當日林經略在百忙之中設宴款待惟政大師,以及他的師傅休靜大師,算是給足了面子。
不光是惟政大師能帶路,還有他一口一個“天帥”,這稱呼讓林經略覺得很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