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光緒帝
在瀛臺那蕭瑟的宮室里,光緒皇帝被無形的枷鎖禁錮著。
慈禧太后派來的侍衛如同鬼魅般,時刻在四周逡巡,目光如芒在背,讓光緒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監視。
光緒皇帝拖著日益孱弱的身軀,在這狹小的天地間踱步,每一步都似踩在綿軟的云端,卻又被沉重的無力感拖拽。
光緒時常望向遠方,眼神空洞而迷茫。曾經試圖變法圖強的壯志豪情,如今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滅。
光緒皇帝想起往昔朝堂之上,自己也曾意氣風發地暢談革新,試圖為大清尋一條活路,可如今卻落得這般困窘境地。
光緒皇帝身體上,病痛如影隨形,藥石無靈,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將肺腑咳出,那鉆心的疼痛不斷消磨著他的意志。
精神上,光緒皇帝更是被壓抑得喘不過氣。心中有千言萬語,卻無人可傾訴,滿腔的憤懣與無奈只能默默吞咽。
光緒皇帝看著瀛臺四周的湖水,那冰冷的水面仿佛是他與外界隔絕的鴻溝,無法逾越。
光緒皇帝想起幼年時被接入宮中,本以為能一展宏圖,卻不知從此陷入了無盡的權力旋渦,被太后的威嚴籠罩,動彈不得。
偶爾,光緒皇帝會憶起與珍妃相處的美好時光,珍妃的活潑與聰慧曾是他灰暗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可如今,珍妃已香消玉殞,只留他一人在這冰冷的宮墻內茍延殘喘。
光緒的心中滿是悲戚,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也不知道大清的未來究竟在何方,在這日復一日的煎熬中,光緒如同一只被困在牢籠里的孤鳥,找不到出路,只能在絕望中等待著命運的最終審判。
光緒時常枯坐在昏暗的殿內,眼神空洞又滿含不甘。光緒反復回想戊戌變法,內心滿是悔恨。
“當年,若朕能更沉穩地布局,徐徐圖之,而非急切求成,是否能避開那頑固勢力的反撲?康梁等人雖有一腔熱血,可改革舉措過于激進,觸動太多既得利益者,才讓變法短短百日便夭折。
光緒皇帝一心想借變法讓國家富強,擺脫列強欺凌,卻忽視了朝堂權力的微妙平衡,致使變法失敗,自己也淪為階下囚,實在是辜負了那些支持變法的仁人志士,也錯失了拯救國家于水火的良機。”
光緒踱步于瀛臺狹小的空間,望著四周冰冷的湖水,滿心都是對自由和權力的渴望。“朕貴為天子,卻被困于此,宛如籠中困獸。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視朕如無物,朕的旨意出不了這瀛臺半步。
光緒皇帝想盡辦法擺脫這困境,如今朕身邊親信皆被遣散,孤立無援,每一次試圖反抗,都被無情鎮壓,難道朕就要這樣窩囊地被困至死,眼睜睜看著國家走向衰敗,而無能為力?”
光緒透過窗戶看著京城的方向,滿心憂慮。列強環伺,國土不斷被蠶食,百姓在水深火熱中掙扎。
朕雖有心拯救國家,卻被困于此,無法施展抱負。洋務運動雖有成效,可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切努力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