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過于年輕
5
隨后蘇譙進一步推演形勢:即便虞懷王如此特殊都難以避免藍玉的命運更別說是當今天子之長孫呢?“若留藍玉于廷內,等到太孫即位,首當其沖不是削減各方藩王勢力,反而是召集燕王入京解去藍玉軍權!”
因此蘇譙剖析得出結論:“陛下不能傳位于太孫,根源在于年事已高且太孫過于年輕。
陛下無法保證足夠的時間給太孫殿下建立起獨立的支持體系。”
聽到這里,朱元璋下意識地打量了黃子澄與齊泰這兩個謀士。
回憶剛才朱允炆那生澀拙劣的演技。
沒有之前那種美化效果的幫助根本無法躲得過他的火眼金睛,也絕對瞞不過自己的幾個兒子。
更重要的是他們合起來騙人倒還好,但給出的策略實在太差了!教著咱允炆來騙咱,終究自己會離世一日,到時候讓朱允炆如何憑借這點本事去欺騙天下臣民?
這兩人既擋不住藍玉的鐵蹄,更抵不住燕王朱棣鋒利劍鋒。
這兩個家伙怎么能和當初為朱標精心挑選的那批人相提并論?!
心中這般思索之際,朱元璋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悲涼之情。
黃子澄則激動地注視著蘇譙,高聲質問:“蘇譙!你毫無證據,怎敢斷定燕王必然造反?”
蘇譙立即回應道:“因為晉王身體羸弱,從任何角度來看,他都不可能構成威脅。”
“按理推算,繼承晉王之后的,自然就是燕王!”
“若黃大人、齊大人以及太孫殿下從燕王著手削弱其權勢,這和逼迫燕王謀反而有什么區(qū)別?一旦削掉了燕王,大寧都司中的寧王又怎能坐視不管?”
“到那時候,憑借寧王麾下朵顏三衛(wèi)的強大兵力再加上燕王杰出的將才,不知兩位打算派誰去阻擋他們?”
“況且,按照二位殿下和太孫殿下的看法,鑒于太孫殿下的稚嫩,恐怕削減勢力時并非從最強硬者入手,而是遵循從弱至強的原則吧。”
“懇請陛下深思熟慮:假如削除燕王親弟周王或從小一起長大湘王之地位,燕王將會有何種反應?”
聽完這一連串推測后,黃子澄與齊泰交換了一個不安的眼神,隨即滿背冰涼。
這家伙到底是怎么知道我們秘密策劃的內容呢?
難道是偶然聽聞來的消息嗎?
然而,蘇譙接下來的話語依舊綿密如瀑:“要是真采取了循序漸進策略的話,結果恐怕會讓陛下最不愿面對的結局加速到來。”
見狀,黃子澄怒吼:“你在胡說些什么!陛下,此人體己瘋癲失心了啊!”
就在同時,“啪嗒”一聲茶杯被摔得粉碎——滿臉通紅且怒意騰騰的朱元璋猛然砸向地面原本端詳著他的那只玉盞。
整個朝堂上下立刻鴉雀無聲。
包括朱允炆亦瑟瑟發(fā)抖站在一側不敢發(fā)聲半句。
緊接著朱元璋憤怒嘶嚎而出:“那就讓他講下去好了!如果真是如此,又會出現(xiàn)怎樣局面呢?!”
于是蘇譙從容不迫回答:“參見陛下,湘王、周王年齡與太孫接近,并肩成長為皇家血脈,在這樣的關系脈絡里,他們怎么可能甘愿屈辱承受這種打壓呢?”
“另外,據我所悉,湘王性格頗為堅毅剛直。
倘若有一天他奉召從湖南押解進京城來受審,會是何種情形?”
“您比誰都更清楚這個答案啊!陛下。”
當這句話終于吐露而出后,再也無法按耐情緒激涌的朱允炆迅速手指指戳向對面的蘇譙厲聲呵斥:
"即便我是打算整頓諸王封號權力秩序,那你憑什么一口咬定我非得將十二叔囚禁入京不可么我哪里會干出自辱祖上的勾當!”
"這是因為殿下讀圣賢經綸多年!"
"而且因為黃大人還有齊大人們同樣研習圣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