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改變
在十五年前的功能機市場,手機的技術變革并非是一年就有一個大技術更新,甚至于一顆芯片可能在高檔功能機上面搭載三年都不換。
不過因為當時對用戶的需求探索很多,加上還沒有那么多手機App運行的性能需求、功能需求,所以功能機廠商可以設計更多異形功能機。
折疊使用的諾基亞N97,一塊是橫屏,一塊是小型鍵盤。還有將豎屏翻蓋機的屏幕旋轉為小橫屏、功能機四周安裝跑馬燈,讓其在手機播放音樂的時候可以閃爍燈光。
甚至還有給功能機塞下一顆大燈泡、一個可替換的小號電池、直接在手機后蓋加裝太陽能電池板……這些奇思妙想,讓當時的智能機市場充滿了想象力和挑戰性。
但是當天璣10、蘋果iPhone這些屏幕更大、性能更強,手機程序更加智能的智能手機出現之后,用戶一旦習慣了程序的“貼心智能”更高效的信息接收方式,就會越來越不愿意回到過去。
按鍵太費力、打開一個網頁都要等待半天,甚至開啟一個TXT格式的文檔,都需要在心里面默數時間。
還有那一張圖片都無法輕松放大的小屏幕、每晚都要扣電池板、留意手機上面的天線,種種的不方便,都在讓功能機用戶日漸減少,現在還在使用功能機的用戶,要么是當地的信息技術水平無法支持高性能網絡、要么就是購買用戶有特定的需求。
當所有手機廠商都在追尋著新科集團帶來的大屏幕、大容量電池、高性能處理器這個道路狂奔的時候,周瑜卻在會議室里,對“老古董”造型的屏幕,頻頻鼓掌。
“對,就是要這種屏幕素質,既能彎折,也能不失剛強,更優秀的塑形能力。”
晶東方技術實驗部門張山翠教授,在一旁也是神情頗為激動的解釋道:“貴公司技術團隊的支援,手撕鋼的跨越式進步,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
就像周董您當初在我們實驗室講的那樣,不論是LCD還是OLED屏幕,本質上還是精密的半導體設備,追求更加精密的同時,提升基礎材料,往往能夠在更高層的技術難題上得到突破。”
要做出一款優秀的折疊屏手機并不是新建文件夾,買買專利就能夠做出來的。
首先得必須要開發制造出可彎曲角度足夠大,并且彎曲后還能恢復的優秀屏幕,而影響屏幕彎曲的因素,關鍵就在于屏幕的基板和蓋板。
在新科集團當初給出的技術方案里面,有一個方案就是將玻璃基板換成軟性聚酰亞胺基板,并將蓋板換成薄膜,然后晶東方才能夠如此早就做出可彎曲、折疊的柔性OLED屏幕。
而要實現屏幕的折疊,新科天璣手機的內折方案需要將屏幕對折到一起,中間不留縫隙,同時還要求屏幕鋪展開時,折疊處不留折痕。
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足夠優秀的鉸鏈結構。
張山翠教授就像是主動將作業遞給老師檢查的優秀學生,興致勃勃的講著:“這次我們與天璣手機項目部門和新科半導體公司合作設計制造的鉸鏈,采用創新性的極其精密的鈦合金浮動中板結構,展開時上浮支撐屏幕,折疊時下沉避免擠壓,通過浮動給內屏提供保護。
出色的抗疲勞性能的FS53航空鋼,超薄的手撕鋼片以及碳纖維,都是在半年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