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窮嘻嘻 第二章 一命抵一命
朝著寺廟東面的泥馬路往下走七百米,這里有一座茅草屋,這是村里唯一的一座黃土做墻茅草鋪屋頂的房子。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還住在這樣的房子里,足以說明這家人的生活過得不怎么好。
茅屋背向南面,與屋檐相隔五十厘米是那條通往遠處的泥巴公路,泥馬路這一段比較高,差十厘米便能與屋檐齊平,隔著泥馬路有一條灌溉水渠與屋檐兩兩相望。
春夏的時候需要把小河里的水抽入水渠分流到農田里灌溉稻田,水渠嘩嘩的聲音很好聽,夏季時常有兒童在水渠里嬉戲玩耍。
水渠細長蜿蜒一路向西流去,流進西面的稻田,流淌著村民們的期盼。
此時還是初春水渠還未流淌,稻田也不需要灌溉,稻田里種滿了油菜籽,這時候還只有十幾厘米高,在落日晚霞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翠綠。
這種植物全身都是寶,生長期葉子可以用來喂豬,種了油菜籽地里還能長出茂盛的牛羊草來,農歷三月油菜花開了還是蜜蜂們的美食,成熟后種子可以用來榨油炒菜,四月收割完把油菜梗曬干燒在地里是種稻谷的好肥料,村民們就靠著一季稻谷一季油菜籽年復一年的過著簡單貧瘠的生活。
夜幕悄然而至,鄉(xiāng)鎮(zhèn)的街道上已然靜悄悄,沒有霓虹燈的彩色沒有汽車的轟鳴,沒有一盞一盞明亮的路燈,更沒有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在這個落后的小村子里,照明是天上的月亮和小小的煤油燈,煤油燈那微弱的燈光怎么能透過窗戶照亮窗臺呢?
沒有照明的條件人們便早早兒的睡去,以便養(yǎng)足精神明日雞鳴后好干活。
除了雞鳴,狗吠也是夜幕下的一場聽覺盛宴,如果那戶人家的狗受了驚嚇狂吠幾聲,那么后面的就會像傳遞軍情的勇士一樣,賣力的擂著他的傳聲鼓,聲音此起彼伏用它們之間的方式傳遞著信息。
一波狗吠結束,一聲出生兒的啼哭響徹夜空,劃破遮蓋屋頂的烏云。茅草屋的西邊屋子里,剛出生的嬰兒用盡力氣高聲吶喊宣告自己的到來,十幾秒后喊累了的嬰兒沉沉睡去,現在她太需要用睡覺來補充能量了。
躺在床上的婦人望著懷中的孩子看不出喜悅反倒多出一絲愁容。婦人開口說話了:孩子她爸,你看這房子下大雨還漏雨,像樣的窩也沒一個。
現在兩畝地種的糧食還能湊合著吃飽,以后要再生就不夠吃了,你看這怎么辦?”年輕男人開口說到: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慌,先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生的這樣小,長的還行,按照排行是小字輩,就叫她小美吧。婦人沒在說話,算是默認了這個名字。
小美,這就是窮嘻嘻最開始的名字,窮嘻嘻是后來自己給自己取的,這對夫妻是她的父母。
她出生已經有一周了,這天總是哭鬧不止,她的父母不知道怎么會這樣,就請來經驗豐富的老婦人幫忙看看怎回事兒,老婦人看過后說這孩子是肚子餓,沒吃飽。
便問窮嘻嘻的母親,你是沒有奶水嗎?她的母親羞紅了臉說:我每日里吃都吃不飽,哪里有多的奶水喂孩子啊。
老婦人看看她的父親,你想辦法給你媳婦兒整點雞蛋回來,這坐月子要吃這個才有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