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今非昔比
寫在本章之前
幾天沒有更新了,小可卑微打工人一枚,于忙忙碌碌一周之后,心力耗盡之余,披星戴月奉上本章追更,以饗各位。碼字不易,多多支持則個;多多月票,打賞和評論哦,拜謝拜謝~
…………………………………………
公元1871年三月十七日這天,注定要被載入史冊,至少是近代中國海軍搖籃福州船政局的歷史。
這天的馬尾港碼頭熱鬧非凡,停泊在港內的大小船只俱是懸掛各色旗幟,其中尤以今日的焦點“萬年清”號最為惹人關注。
今天來到現場為“萬年清”號送行的大人物不少,除了為學堂嘔心瀝血幾載的沈大人要前來為學子們踐行之外,聽說那位年輕時籍著與林則徐的湘江夜話而嶄露頭角,求是堂藝局(船政學堂前身)的創立者,一生戎馬倥傯,以收復伊犁為人生最高光時刻的封疆大吏左宗棠也來了。哦對了,沈大人能夠出任船政大臣也離不開左宗棠的舉薦。假如瞿朗所記不差,此時左宗棠應該在陜甘總督的任上,他能夠于百忙的公務中抽出時間回來參加“萬年清”號的環球試航,足見其對海防大業的重視。并且可以想見的,此次左宗棠來參加優秀學員的實訓啟航儀式之外,一定會另安排時間和沈大人就這幾年來船政學堂的辦學經驗進行交流探討。
站在萬年清甲板上的瞿朗,極目遠眺馬尾港內的情狀,西風獵獵,吹得一排航船隨著海浪的起伏不斷上下搖曳,雖然這里每艘船的噸位算不得大,可也是蔚為壯觀了,更何況干船塢中還有其他在建的船只。
瞿朗看著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知為何腦海中浮現出那年他們單位與海軍共建,有幸去往艦隊基地參觀的往事來。那時候國產055大驅的首艦南昌號已經入列了一段時間,出于保密考慮,雖然未能登艦,但遠遠望見那靜靜停泊在軍港內的鋼鐵巨獸已經是超級震撼了。同去參觀的人看完之后,無一例外都顯露出自豪的神色。這艘凝聚國人萬千期待以及中國軍工人拳拳報國心的新款戰艦,隱身設計,一體化桅桿,112垂發單元,戰力不可謂不強悍。眾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內,假若算上近代,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以它7000噸的排水量牢牢把持著中國海軍的單艦噸位記錄,直到2017年才由055萬噸大驅所打破。彼時參觀眾人的目光由近及遠,基地軍港內的戰艦一字兒排開,軍容嚴整,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彼時有才的網友用下餃子形容國產軍艦建造的速度之快,真是十分貼切。
說到055大驅,不得不提老美后來弄了個對標的朱姆沃爾特級,那外形夠科幻,激光高能武器、全電推進、電磁炮啥的什么超前先進就把什么往艦上整。要說老美的心思也不難猜,形成技術優勢代差,以后好碾壓別人唄。奈何目標定得太高,實際把東西造出來以后許多技術指標卻達不到,又太過燒錢,最后在造了三艘之后索性被老美放棄了。相形之下,055大驅首批八艘艦則按原計劃于三年中陸續建造完成。
想完這一切的瞿朗禁不住喃喃自語起來:“那時真可說是今非昔比啊……”旁邊的嚴復和林永生以為他說的是眼前福州船政所呈現出這一派蒸蒸日上景象,深以為然,都言等他們遠航歸來,積累足夠船艦實操知識,將來船廠進口更多更先進設備之后,一定能夠造出更大更好的蒸汽火輪船,甚至于造鐵甲艦也并非遙不可企及!瞿朗一愣,知道他們會錯意,稍縱即逝的錯愕之后連忙點頭附和,匆忙掩飾過去了。
學員班參加本次實訓遠航,含瞿朗在內共計十四人,余下另有隨船帶教洋教習六人,船員維修工數名。眾才俊此時都已提前上船,紛紛各自準備起來,離起錨仍有一個時辰。
忽然間,碼頭上鑼鼓喧天,伴著鑼鼓聲,一隊南獅威風凜凜地走來。這些舞獅者的身后跟隨著幾名侍衛,侍衛一前一后簇擁著兩名身著蟒袍,頭戴花翎的官員。走在后頭的眾人認得是沈大人,而走在前面一人寬額炯目,神態自若,身上蟒服的底色比之沈葆楨更深。兩位朝廷大員登上步梯到達萬年清號的甲板,早得到消息的學員實訓隊隊長劉步蟾指揮大家列好隊迎接。
此時海上稍起了風浪,船只也隨之有了些許顛簸,兩人花了一番功夫,面朝學員實訓隊站穩后,沈葆楨率先發話:“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諸位終于能夠登上我船政局奮自我之力制造的船艦,操艦下四海,游歷各國,祈盼諸公功成凱旋!”
沈葆楨言畢向旁邊略一退,讓出中央位置請另一人上前,介紹道:“這位是左宗棠大人,聽聞今日船政遣各位出征寰宇,特地奏請朝廷,風塵仆仆自西北趕來,在諸位出發前有幾句出自肺腑的勉勵之言要說與大家。”
身處東南一隅的船政眾學子對左宗棠的聲名有所耳聞,但從未親見,這時見到不免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起來。
左宗棠正欲上前,一個大浪打來,萬年清號猛地顛簸了一下,陜甘總督一個趔趄差點摔倒,一旁的侍衛趕忙過來想要攙扶,卻被左宗棠推開。他重新站穩,自嘲道:“老夫戎馬一生,非是自夸,我敢說馬背上左某不輸與任何人,然而這舟楫卻不是老夫所長,讓諸位見笑了。”很快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今日來到這福州馬尾寶地,見到諸位少年英豪甚是歡喜,使老夫不由想起自己當年也是這般意氣風發,諸位將來都是朝廷的棟梁,是我大清鞏固海防的依仗。”
“近來朝堂上有關海防和塞防孰輕孰重的爭論不絕于耳,老夫認為海防、塞防俱重,兩者不可偏廢其一。老夫早年間見識過洋人的船堅炮利,知道咱大清有海無防這等情況不可一直下去。沈大人如今將船政局辦得有聲有色,照此繼續發展,籌建一支強大的水師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