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大火
建州有一規模頗大的私窯廠,產出的陶瓷器皿許多百姓贊不絕口,年節時分不知道是何原因起了大火,窯廠中許多窯工葬身火海,因著大火是在夜里燒起來的,以至于周遭百姓都被大火殃及。
消息是加急送回長安的,霍瑾宸沒耽擱當即去了皇宮議政了解詳情。
勤政殿內,金色的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落在地面上,映得殿內的氣氛肅穆。來議事的幾位文武官員分列兩側,面色凝重。
建和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于龍椅之上,眉宇間隱現一絲憂慮,目光在臣子之間來回巡視。
“陛下,建州窯廠突遭大火,工人傷亡慘重,周邊百姓亦受波及,百姓憤懣難平。此事事關重大,若不盡早處理,恐引發更大的民怨?!?br/>
另一位朝臣緊隨其后,“是啊,陛下,此事不可小覷。臣認為應立即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建州查明原因,安撫民心,必要時撥出賑災款項,幫助受災百姓重建家園?!?br/>
建和帝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透出幾分深思,緩緩開口:“眾愛卿所言甚是,此事確實需盡快查明。但眼下首要之務不僅是安撫民心,更要查明火災背后的緣由。若是人為疏忽,當嚴懲不貸,若有其他隱情,也務必徹查。”
“陛下,窯廠大火非同小可,且值年節之際,是否應先穩定人心,遣官發放賑災銀兩,并安排建州官府妥善處理?”
建和帝緩緩點頭,轉而環視眾臣,語氣堅定:“賑災之事務必從速,同時著手調查火災真相。此外,若是治理不善引發此事,當重新審視地方官員責任。至于窯廠重建,亦需謹慎規劃,不得草率行事。”
殿中略有喧鬧,幾位大臣皆低聲探討著此事。
邊境南俞蠢蠢欲動,大徵逢年節時又出了這樣的事,戶部還得撥款賑災,任誰面上都是焦灼之色。
這時,越國公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眼下挑一合適人選前去查明原因安撫百姓是頭等要事?!?br/>
顧容川余光瞥了眼不遠處的越國公,眉頭輕輕蹙起。
“愛卿可有人選?”
“臣以為,還是應當擇一位熟知建州之人前往。”
聞言,一位朝臣開口道:“賑災非戰事,以仁政安民為重方能得百姓信任。微臣以為,御史宋大人素來明察秋毫,處事周全,堪當此任。”
兵部大臣開口:“臣認為,災后容易有亂民滋事,應當選一位有威望的武將統籌賑災,并確保地方安穩,杜絕奸徒趁亂作祟?!?br/>
“選一武將前往,若是百姓不知還以為朝廷是來鎮壓蠻人的,臣以為不妥?!绷硪还賳T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