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世子之子
江流認識江湄時,是在十來歲的一次學院數學邀請賽上。當時天籟學院以邀請賽的名義,邀請了數個龍族的頂級學校的優(yōu)秀學生,來參加一場數學競賽。由于各個學校平時課程選修都是學生自主選擇為主,所以學生年齡也沒做要求,只要平時數學課成績獲得一等,均可報名。但在以修煉為主的龍族,事實上數學課難度并不大,所以能參加比賽的人自然不少。而天籟學院作為東道主,自然更是鼓動得過一等的學生都要報名參加,所以江流的名,都是學校報的,通知他考試即可。
結果到了比賽那天,江流通過了初賽、復賽,進入到了決賽。參加決賽是通過現場同做一道題,以答對題目的時間長短決出名次。當時決賽的主持人,就是天籟學院的“校花”江湄。
決賽的題目比較復雜,但不難,就是需要使用不同的數學公式推出最后答案,中間推算錯了一步,結果就沒辦法求出。江流推算的比較順利,第一個得出了正確答案,奪得了比賽第一。而當時的組委會一查報名者資料,發(fā)現江流是整個比賽數千名參賽者中年齡最小的,于是在頒獎環(huán)節(jié)增設了頭獎獲得者學習經驗分享,以此亮點來宣傳數學學習。但江流當時一個妥妥的低幼年級學生,別說講經驗,數學課本里的字還沒全部認全。所以作為主持人的江湄,循循善誘,通過聊天先讓江流穩(wěn)定情緒,再把江流說得經驗分類整理好,挑點好表達的讓江流上臺說。反正江流最后說了些什么,江流只記得最后一句:“謝謝大家”,其他都忘了。不過通過這次聊天,江湄知道江流和自己都是江南右族的,雖然出了五服,但江流的家庭地址和自己家就隔了一條河,所以讓江流以后見到自己要叫學姐,自己則叫他學弟。
那江浱是龍君長子——龍族世子的兒子,由于尚未經歷五百歲的雷劫還算未成年,所以龍君還沒有對他賜予封號,外人就稱他為“世子子”。本來王族有專門的私人教育團隊教育龍君近親子孫,但江浱前面的幾個哥哥,都還未到成年就莫名夭折了。世子心知有黑手,但苦于作為儲君并不得寵還每日戰(zhàn)戰(zhàn)兢兢,所以聽從高人建議,把江浱送到了天籟學院學習。
由于擔心江浱安全,剛開始除了學校高層知道江浱身份外,江浱身份并未公開。江浱和江湄在同一個年級,經常能夠遇到。對長相漂亮又多才多藝的江湄,自然是江浱暗戀的對象;而江浱長相俊美,溫文爾雅,風度翩翩,自然被江湄所喜歡。于是某天兩人發(fā)現了對方心意,自然就成了男女朋友。
江流在后面參加的幾次競賽和學校的文藝演出時,見過好幾次江湄,江湄對這個優(yōu)秀的族弟自然照顧有佳。不過在江流二十歲以后身體長成成人模樣后,俊俏的形象和江湄在后臺有說有笑,一度傳出了風言風語,讓江浱吃醋不已,還帶人在路上堵了江流。
好在江浱為了維持形象,先禮后兵。聽了江流講了和江湄的淵源,認為江湄確實把他當弟弟看待后,就沒為難他。
隨著后期江浱的身份被人泄露,世子妃怕那些想通過和江浱政治聯姻的貴族官員太多,索性直接讓江浱和江湄結為修煉伴侶,先絕了聯姻之路,誰都不得罪——畢竟世子現在政治盟友越多越受龍君猜忌,敵人越多越是容易被人下套。龍族律法規(guī)定神龍族人要結婚必須滿足是經歷了雷劫的成年人,但修煉伴侶可以在未成年定下,而且無特殊原因,修煉伴侶會優(yōu)先成為成年后的配偶。
江浱從蔡芝麻那里看完病后,由蔡芝麻帶著,從密道離開了醫(yī)館,所以江流后來都沒見到他,不過他的出現,倒是讓江流不禁想起了歷史這門課。
歷史書介紹,現在的三千世界中生活的萬靈各族族人,都是數百億年前,為躲避終劫,從另一個宇宙乘坐飛船破界而來。破壁后有近萬個靈族生存了下來。后來,神人族當家人在會盟山邀請各族當家人參加“萬靈會盟”,制訂了萬靈互助條約,同時神人族拿出頂級功法“萬靈化簡(人)法”,讓其他各族每個成員修煉,每個生靈化成人形已節(jié)約形體能量的消耗,同時,統一了時間、數字和度量衡,制訂了通用的語言、文字和貨幣。
在“萬靈會盟”后,各族休養(yǎng)生息,很快在這三千世界扎根下來,前期因所有生靈都能化成人形,解決了種族隔離的問題,變有了不同種族間的通婚。隨后在無數歲月里,不同種族,不同環(huán)境,讓不同的生靈進化了很多不同分支。像龍族的神龍、魔龍、真龍甚至凡龍,都是同一種族在不同環(huán)境和功法修煉下,慢慢形成的。
隨著時間流逝,為了利益,一些種族內部經常發(fā)生摩擦;還有些種族間也摩擦不斷,雖然整體動亂此起彼伏,但在神人族的神盟牽頭治理下,日子總算勉勉強強地過了下來。
但是,真正改變格局的是數億年前的一次沖突。和龍族一直爭萬靈第二族的魔族,因不滿當時魔君的統治,發(fā)起了大暴動。本來這種情況在幾百億年的歲月中,也算司空見慣,但以往反對者不管是贏得勝利還是在爭取勝利的路上,都會推出一名當年首代統治者的后裔當做面上統治者,所以即使改朝換代,上位者都是首代統治者后人,在名義上還是王族之人坐的王位。即使在那么多的更替中,有人真的會去驗證這個“王族”血統是真是假。但當時魔族反抗者認為,就是王族有了這個特權,才肆無忌憚,所以必須推翻這種制度,選出現在族人認可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