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生活2!
李承乾將目光投向一位夫子,滿心期待著對方闡述教學之法。夫子輕輕欠身,言道:“太子殿下,于教學之中,我常引領學子們實地踏訪農田,令他們親身感觸土壤的特性、莊稼的生長態勢。”
李承乾興致盎然地詢問:“哦?那除此之外還有何種辦法?”
夫子接著講道:“我亦會邀來經驗豐富的老農至學堂講授,使學子們于實踐里獲取知識。再者,我會組織學子展開小組研討,針對各異的農業問題暢所欲言。”
旁邊一位學子插話進來:“太子殿下,夫子還會給我們安排實踐功課,讓我們親自去嘗試栽種一些新的作物品類。”
李承乾頷首稱贊道:“甚好,如此施教,必定能夠培育出出色的農業人才。”
夫子謙遜地表示:“吾等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為太子殿下的農業大業貢獻些許力量。”
小組研討正開展得如火如荼,學子們圍坐一處,爭論著一種全新灌溉方式的優劣。夫子靜靜地注視著,時而輕輕頷首,時而流露思索的神情。
待學子們的討論稍有緩和,夫子輕咳一聲,說道:“諸位學子,且聽我講。方才你們所論及的灌溉方式,均有其道理。然而,需考量實際狀況。”
一位學子急切地問道:“夫子,何為實際狀況?”
夫子耐心地闡釋道:“倘若地處水源充裕之所,此新灌溉之法或許能夠節省人力與物力。但要是水源稀缺,就需另覓他法。”
另一位學子若有所悟地說道:“夫子所言甚是,我們應當因時因地制宜。”
夫子微笑著點頭,言道:“不錯,農業之事,不可一概而論。需結合天時、地利、人和,方可有所成就。”
學子們紛紛點頭,表示深受教誨。這時,李承乾也走了過來,聽聞夫子的話語,贊許地說道:“夫子的教導,極為精妙。”
夫子趕忙行禮道:“太子殿下過獎,吾等只是履行為師的職責。”
李承乾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贊賞之意,說道:“夫子的教學之法,實乃良策。這種知行合一的方式,應當大力推行。”
夫子連忙躬身道:“太子殿下贊譽過高,吾等不過是盡分內之事罷了。”
李承乾擺擺手,繼續說道:“本太子認為,可將此教學之法拓展至其他學堂,讓更多學子從中獲益。夫子可有何想法?”
夫子沉思片刻,說道:“太子殿下,若要推廣,可先選拔一些優秀的學子,前往其他學堂交流分享。再者,可編纂教材,將這些教學方法予以記錄,以便后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