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根據季彩亮在機關事務總局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像鄭建國這種巔峰人物的一言一行,無不埋藏著某種深意,蓋因做不到這點也無法獲得現在的成就。
而且,季彩亮雖然是第一次見鄭建國,卻在還沒上任時就將其放進了英雄譜第一頁里,甚至在上任后憑借工作之便,收集了些其在國外的報道,便愈發感覺到了這人的智商和情商以及應變能力之高,簡直超出了正常人的認知。
年少成名者自古便有,這沒有什么奇怪的,不說古時的甘羅之流,現在和其同時期的神童就有好幾位,也有十一二歲就考上大學,十六七歲出國上了研究生的。
但,鄭建國和這些年少成名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沒有其他年少俊杰成名后的驕傲,他沒有沉溺在過往的成績中,也沒有被天文數字般的金錢迷惑了心智,這是連絕大多數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如此一個人杰,留下這么一句話?
在飯店留言里的人不少,不說有身份地位的各國領導,便普通點的食客也可以隨意留言,而大多數都是簽個名而以。
鄭建國卻寫了今天的菜單還給出了評價,這在季彩亮認知里是好事兒,大大的好事兒,可以幫著飯店宣傳這幾道菜的好事兒,只是隨后又加了句往后吃不到?
季彩亮便不能不多想下時,身旁多出了個人影,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人家已經拿著相機對著留言簿咔嚓拍了照片,等他反應過來正要開口,金發碧眼的記者已經走了。
季彩亮雖然對于鄭建國的身份早就有了認知,并不知道他現在歐美傳媒里的頂流屬性,隨著三個月前的封爵儀式被克隆人和捐獻小蝌蚪頭條壓下,到現在王室封爵事件已經在八卦上消失,唯獨剩下的克隆人影響還在不斷傳遞延續,隱約還有擴大的跡象。
只是與日益加深的克隆人輿論相比,鄭建國在放出了這個炸彈后便消失在了傳媒眼前,直到三天頭里開會前發表了對曰本首相參拜神社的批判,再次回歸到了各國媒體的頭版頭條。嚴肅的政論版面探討這件事對兩國影響,娛樂版塊則是憑借瑪麗蓮夢露這個符號刷了版面。
這么個情況下,各國駐華記者們也接到了各種任務,不過鄭建國在國內出入行蹤飄忽不定,前去鄭園和36號拜訪的統統都被拒絕,諸多記者們也是老鼠拉龜無從下手,便沒被什么人堵住。
直到鄭建國車隊出動到了首都飯店,才有那認識記者的食客想起通知,卻礙于吃飯的時間絕少人接到,最終當他吃過飯后的個多小時,最先趕到的記者也沒能提出問題,只來得及拍過照片便匆匆離去。
而這,也是鄭建國所希望的,除了臨時起意被邀請去留言,也就沒想到那句話帶給了不少人的困惑,當然那點困惑對他而言也不叫個事兒,他想的是馬修那邊得了什么結果。
很快,由于不是上下班高峰時間,鄭建國的車隊順利回到了車庫,到了書房后大約翰去打電話,等他喝了口菊花茶后馬修電話也打通,免提鍵按下后聲音傳來:「鄭,上次你說的消息已經得到了確認,只是目前會議日期不容更改,那會給市場帶來不可預料的后果。」
「你也知道這件事并不足以改變現在的格局,所以會議會按照計劃照常舉行,后面調查結果結束后再進行相關處理,需要晚上幾天。」
潤了潤嗓子,鄭建國看著電話機開口道:「肯定沒有外人吧?」
「當然,西夫家那邊會處理的,你沒意見我就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