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農民紛紛起義
大明并沒有泥嚇自治區、泔肅省、清海省,這三個地方現在都歸杉西管轄,但在明朝,凡是稱為“某某鎮”的地方實際上都由中央直轄。
前任杉西三邊總督武之望在任上病逝,楊鶴在二年二月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接任。
但楊鶴運氣不佳,上任以來杉西便民變不斷,先是澄城的王二起義,接著是府谷的王嘉胤起義,隨后是安塞的高迎祥、清澗的點燈子等等,杉北、關中地區的農民紛紛起義。
杉西三邊總督按照規定秋季駐守花馬池(今杉西鹽池縣),平時駐守固原,但由于杉西多年干旱,三邊各地的糧餉難以供應,楊鶴便駐守西安以便各處調撥糧草供應邊軍。
接到洵陽失守的通報,楊鶴也感到無能為力,三邊總督的主要任務還是防御北方的軍官,這半年來他已經調動各處兵力協助杉西平定民亂,但洵陽的事情他指示杉西巡撫自行處理。
杉西巡撫李應期早已焦頭爛額,他的前任劉廣生就是因為鎮壓不力而被免職。
如今杉北、關中盜匪橫行,杉西的兵力已經難以應對,原本期望三邊總督楊鶴能提供幫助,但現在也指望不上了。
洵陽地理位置關鍵,東臨湖廣,西接杉西的糧倉漢中,這個位置相當于杉西的要害,平時看似無足輕重,但一旦受到攻擊就極為致命。
收復洵陽是杉西巡撫的責任,無法逃避,但李應期手中的兵力實在緊張,漢中的奇兵營不敢輕易調動,兩當、鳳縣一帶的神一魁造反,那里距離漢中太近。
但洵陽也不能不救,經過深思熟慮,目前附近只有洛南的援兵營還能抽調。
洛南的支援軍主要承擔著商州、商南地區的安全任務,這一帶與河南的靈寶、盧氏接壤,盧氏山區的礦匪極為兇猛,但他們似乎沒有向西擴張的意圖。
洛南的北部接壤潼關,那里駐扎著一支奇兵營,短時間內也能勉強支援洛南的防御。
經過與幾位參謀的討論,杉西巡撫李應期最終決定派遣駐扎在洛南的參將陳三槐及其所率領的支援軍前往洵陽平息叛亂。
杉西的軍隊目前正處于混亂狀態,原本的正奇援游體系中,總兵的正兵營負責西安的防御,其他副將的奇兵營各自守衛要地,而參將、游擊則帶領支援軍、游擊軍在關鍵區域提供支持。
陳三槐原本駐扎在鳳翔府,但在元年民變爆發后,他被調至洛南。
鳳翔尚屬于關中地區,河流眾多,盡管遭遇嚴重干旱,但仍能維持生計。
洛南的情況則截然不同,這里山巒起伏,丘陵連綿,雖然是河流交匯之地,但周邊平原稀少,民眾生活十分艱苦。
按照大明的規定,軍隊的后勤補給由當地提供,洛南一帶幾乎都是山區,地方的貧困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