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遭到了嚴厲的反擊
董先曾通過他提供的信息要求正黃旗將他的母親交給聯盟,但敵軍那邊的答復是人已經不在了。
張佑在悲痛之余也相信敵軍不會撒謊,因為之前凡是聯盟明確指出下落的人,敵軍從未拒絕過。
近年來,敵軍對金州的小規模行動幾乎沒有停止過,但每次都遭到了嚴厲的反擊。
義州是敵軍交通的要道,他們在征伐時董先坐視不理,遼河口是他們繞過山海關快速獲取大明各種信息的主要途徑。
但在過去幾年里,只要敵軍有一次小動作,義州和遼河口就會被董先打得稀爛。
大明北方嚴寒、大旱,遼東比山陜還要北,近兩年的嚴寒、旱情比山陜還要嚴重得多。
根據金州發回的情報,遼東敵軍領地上的糧食價格已經飆升至三十兩一石,且有價無市。
張佑年中剛剛與北大年前的女王昆英結婚,盡管他是大明的前生員,但張佑并不認為聯盟讓他娶一個異族前女王是一種侮辱。
昆英清秀美麗,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能用夏國語進行基本交流,受過夏國新式教育的張佑反而覺得聰慧有文化的昆英很合他的心意。
接到命令后,他不顧已有身孕的昆英,跟隨朱樉也來到了揚州。
現在部隊的集結、出發都沒有太大問題,夏國陸員每天一個五公里的訓練可不是開玩笑的,任何基層部隊的主官如果被發現兩次未完成目標,將立即被撤職查辦。
但兩個團長要進行奔襲,馬匹、牲口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決定倉促,如何迅速集結一批牲口現在是最為緊迫的問題。
元年、二年遼東接連遭受大旱,盡管黃臺吉依靠大貝勒代善、阿敏的支持登上了汗位,但他的地位并不穩固。
表面上莽古爾泰就很不服氣,盡管黃臺吉登上了汗位,但他堅持八貝勒共同議事的舊制,后金至今仍然是黃臺吉和三大貝勒平起平坐共同議事。
努爾哈赤原本想讓大妃阿巴亥的兒子多鐸繼承汗位。
兩年前,多鐸僅13歲,卻與他的親兄長,22歲的阿濟格一同承襲了兩黃旗的60個牛錄,一躍成為八旗之中最為強大的勢力。
為了調整這種力量失衡的局面,黃臺吉聯手代善、阿敏迫使大妃阿巴亥自盡,隨后又將兩黃旗與兩百旗進行了互換。
原本由他直接指揮的正白旗轉變為正黃旗,接著將原鑲白旗的旗主杜度調至鑲紅旗,而讓自己18歲的長子豪格擔任鑲黃旗的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