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想不出好的辦法
原本以為擺脫了負擔的衛所軍將們驚慌失措,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們的兵卒都要跑光。
衛所雖然失去了軍事功能,但仍需承擔徭役、班軍等責任。
打仗他們不在行,但修繕城池、修橋補路還是能夠勝任的。
官府不管你一個衛所還剩多少人,一旦命令下達,寧波衛要出班軍五百,指揮使就必須組織好五百人出發,如果人數不足,軍將就得自掏腰包雇人。
按照這樣的速度,各處衛所不用五年,人都能跑光,但衛所的軍將又不敢阻攔,畢竟各家都有海上的生意。
曾經廣東廣海衛的指揮使派親兵斬殺了幾個想跑的軍卒,結果被劉香帶兵將參與的軍將全部擊殺,這樣的煞星哪里是已經淪為地主的衛所軍將敢對抗的?
聯盟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一時間也想不出好的辦法。
已經去了那的人想把家里的親屬接來,這事不能阻攔,因為在聯盟的生活與大明有著天壤之別。
但因此與衛所軍將徹底翻臉也不合適,于是各處聯合開了兩次會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只是暫時停止了運送客船。
朱樉當時正在外地,等他回來已經是三個月后了,聯盟各處的前余丁為此還曾經鬧騰過一陣,畢竟不能把親屬接來享福,他們也非常不理解,田地、工廠大把,為什么不讓他們的親戚來?
在接到通知后,朱樉開始深思熟慮,將四個區域的防御據點全部清空確實不是一個好主意。
要妥善處理這個問題,關鍵在于確保留在大明的士兵們的生活不會比在其他地方差太多。
讓軍隊將領放棄他們占領的土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朱樉認為還是要為他們尋找一條新的生存之道。
但在大明耕種土地并不能帶來好日子,經過反復思考,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暫且不提聯盟控制的各個島嶼,單就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四省而言,有多少港口和道路需要修復?有多少河流需要清理?
雖然這些地區尚未完全處于聯盟的控制之下,但這些地方有多少貨物需要通過水陸交通運送到各個港口?
于是,華夏聯盟的工程部隊應運而生。
大明的防御據點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盡管期間也有減員,但人口總數一直在增長,沒有實行節育或計劃生育政策,自然是生育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