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讓他們緩緩跟隨在后
這一次,訕習二團取得了夏進入大明以來“最輝煌”的戰果,因為準備充分,終于活捉了縣令,沒有讓他自縊身亡!
也沒有占據翼城的計劃,這次訕習軍團終于做出了符合流寇軍身份的行為。
他們開倉放糧,洗劫府庫、武庫,釋放牢獄里的無辜囚犯,解除城防部隊武裝,當然只是表面上的行動,城內的縉紳財產吳金依舊沒有觸碰。
不過,部隊還是做了一件讓大明官員難以理解的事情,他們收走了縣衙里所有的文書,包括文件、契書等所有文字記錄的物品。
當訕習軍團撤出翼城縣后,釋放了所有被囚禁的官員,這讓縣令趙敬誠感到如同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城池淪陷,按照大明的規矩,他本應與城共存亡,但流寇的軍隊來得太快,他和愛妾還在睡夢中就被俘。
被俘后遭殺害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后者的懲罰幾乎等同于投降,作為一縣之長,連最基本的防備都沒有,就被敵軍輕易攻破,還要背上一條造反的罪名。
獲釋后,趙敬誠心中只有慶幸,沒有絲毫的憂慮,只要他還活著,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至于如何向朝廷報告,為何要報告?
于是,五日后,平陽府衙收到了翼城縣的緊急文書,聲稱有大量流寇軍隊從翼城縣經過,由于看到翼城城防堅固,不敢攻城便離去,但周邊的鄉村卻遭受了災難。
翼城縣已經動用了所有庫存的糧食和銀兩來安撫受災的百姓,但仍不足以應對,導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特請求府衙和巡撫衙門撥發救災的糧食和銀兩。
在文書的末尾,趙縣令還提到,由于天氣干燥,翼城縣衙不慎失火,縣衙和所有文件都被燒毀,也請求府衙和巡撫衙門撥款重建縣衙。
實際上,流寇離開后,趙縣令就召集了全縣的士紳募捐,在已經成為廢墟的縣衙后院里,他含淚向士紳們講述了流寇進城后,自己如何苦苦哀求他們不要傷害全縣的百姓。
正是因為自己對流寇首領動之以情,他們才放過了全縣的士紳,現在縣衙被流寇在城內布置的探子焚毀。
看到自己和屬官們連居住、辦公的地方都沒有,他懇請全縣的父老鄉親體諒朝廷的面子以及自己的苦心。
自從吳金進入訕習以來,為了避免明廷過早了解訕習軍團的軍事動向,他一向不展示旗幟,就連這次出征也是一樣,因此翼城的官民并不清楚攻占縣城的是哪一支流寇軍隊。
翼城雖然離澤州不遠,但由于地方偏僻,澤州的士紳們也沒有逃難到這里,因此對訕習軍團幾乎一無所知。
原本城池被破,所有士紳都驚恐萬分,傳聞中凡是被流寇攻破的城池,城中的富人無一幸免,都要被抓出來拷問,家破人亡還算是幸運的,大多數士紳全家都被殺害。
這次遭遇災難,居然連一根毫毛都沒有傷到,本就感到慶幸,雖然大家對縣令的話半信半疑,但逃脫災難后的喜悅讓士紳們紛紛慷慨解囊,畢竟縣衙被焚毀已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