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減輕內心的恐慌
本來就是被糧食和頭目被逼上戰場的,說是沖鋒,實際上坐騎并未全力奔跑,第一次上陣難免心生恐懼,因此彼此間靠得很近,以壯膽氣。
等到發現對方雖然人數不多,但人人都戴著頭盔時,流民軍的“先頭部隊”更加恐慌,但此時后方還有數百人馬,無論是轉向還是撤退都已來不及。
本想利用人數優勢壓倒敵軍的流民軍先頭部隊,在感到恐懼時又做出了一個愚蠢的選擇,那就是聚集!只有靠近身邊的人馬才能減輕內心的恐慌。
朱樉連的騎兵們在開始加速時已經握緊了弓箭,進入百米距離時,騎兵分成了兩隊,八十米時已經將重箭搭在了弓上。
重箭射程遠,借助馬速,在八十米處拋射,運氣好的話甚至能穿透重甲,更不用說這些沒有護甲的流民軍了。
朱樉連的戰術是游擊戰,因為流民軍采取了集體沖鋒的策略,自己這點兵力即使全副武裝,一旦穿透敵軍陣型,被圍困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百米的距離上,騎兵連變成了斜向掠過流民軍陣型的姿態,而流民軍先頭部隊因為恐懼而聚集在一起,正好減少了陣型的寬度。
朱樉連的戰士們在八十米左右射出了重箭,他們認為這只是完成了初步戰術動作,于是順手又抽出了第二支重箭。
夏國的戰士們從未與流民軍,或者說普通百姓交戰過,甚至連軍中的參謀們也不知道弓箭對普通百姓的威懾力。
刀槍棍棒這些武器百姓并不怎么害怕,畢竟平時也能見到,但甲胄和弓箭就不同了,在大明,私藏甲胄、弓箭是死罪,依法應當以謀反論處,要誅滅九族。
尤其是弓箭,百姓對能在遠處造成傷害的武器特別恐懼,百米之內已經能看到夏國騎兵身上的鎧甲,這已經足夠恐怖。
當弓箭被舉起拋射時,流民軍的先頭部隊立刻陷入混亂。
即使古蒙族戰士的射術再精湛,夏國的弓箭再精良,騎兵對騎兵,能有3%到5%的命中率就已經是奇跡,有時一百多支箭矢射出,能命中一兩人都不稀奇。
但流民軍先頭部隊因為恐懼而聚集在一起,加上又是密集的集體沖鋒,還沒等夏國騎兵的箭矢落下,他們就已經因為恐懼而勒住坐騎或試圖逃跑。
這樣密集的陣型中,左右騎士幾乎能碰到對方的腿腳,前后距離不到兩米,如果有人突然停下或催動坐騎想要向左右移動,會是什么結果?
當一百五十支重箭落下時,流民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徹底陷入混亂,五百余騎中有兩百余人倒下或從坐騎上跌落。
朱樉愣住了,夏國的士兵們也集體愣住了,盡管感到驚訝,第二支重型箭矢還是按照慣例射了出去,同時順手抽出了一支輕型箭矢。
在遠距離使用重型箭矢是因為它們的射程更遠,而在三四十米的距離則需要使用輕型箭矢平射,盡管威力不如重型箭矢,但對于輕甲或無甲的目標來說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