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他的命運已經注定
自古以來,軍隊中有婦女,被舉報可是重罪……
曹文詔倒是頗為享受,他也學著秦仲稱呼小姑娘為“張護士”,畢竟在受傷時有位美麗的女子照料是件愜意的事情。
“你……你受皇恩浩蕩,卻做出如此悖逆之事,罪該萬死!”曹文詔見朱樉毫不理會,怒火中燒。
“受皇恩?你誤會了,我今日之成就與你們的皇恩毫無瓜葛,東營是我領軍平定的,澎湖的紅毛是我領軍全殲的,遵永大捷是我與張佑共同作戰的,遼右也是我的部下收復的。
你又有何作為?跟隨馬世龍分了張佑的功勞就忘了?自詡名將,你又曾擊敗過多少建奴?建奴在京城肆虐數月,為何不見你追擊?”
朱樉本無意與曹文詔多言,但聽到“受皇恩”一詞便怒不可遏。
“但你本是京城一漁夫,若非皇帝恩寵,朝廷提拔,一介布衣怎會有今日之榮耀?”
曹文詔此言一出,朱樉便想笑,明廷為了顏面在邸報中為他編造了一個勵志的故事。
漁夫出身的朱樉因感慨閔月深受海盜侵擾,憤而從軍,因戰功顯赫,積功升至京城總兵,成為天下楷模。
曹文詔不識字,卻能記住邸報中對朱樉的評價,因為京城總兵是正職總兵,成為正職總兵便是天下武人的巔峰。
而且邸報發布不久,對于這樣的消息,同為武人的他因此記得格外清楚。
“那我告訴你我過去究竟是做什么的,海盜,我曾是被大明稱為‘富甲天下’的京城海盜,紅毛侵擾澎湖,影響我海上生意,所以我領軍去消滅他們。
當時的京城巡撫南居益想要這份戰功,因此派人來招安我們,為了海上生意的便利,我就成了海防游擊,布衣?內廷不敢說,但我比你們大明的外朝富裕得多。”
朝廷,外朝內廷合稱為朝廷,朱由檢的皇宮里究竟有多少財富,朱樉不清楚,也自認為無法比擬,但要說比大明戶部富有,那是肯定的。
“既然已經受招安,為何不忠誠侍奉君主,卻做出如此悖逆之事?”曹文詔擺出一副正氣凜然的姿態,卻因傷勢而痛苦不堪。
“來人,將曹文詔抬出去看管,不必特別關照,與其他俘虜同等待遇即可,若他企圖逃跑,就按條例處理,若他想自盡殉國,也不必阻攔,隨他去吧。”
與曹文詔爭辯有何意義?難道還能用言語說服他?即使說服了又該如何安置?不需要他這樣的舊式將領。
而且他也不一定真的忠君愛國,只是長久以來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言論,不要說他了,越是學識淵博的人越能發現大明的氣數將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