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顯得束手無策
然而,騎兵們出城不足百步,便遭受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依然是炮火,仿佛無窮無盡,短短幾個呼吸間便擊倒了大部分騎兵,逃回的不足百騎。
更令人憤怒的是,第二天,這個能夠出城的城門便被流寇用炮火摧毀,一時之間,城內四處驚慌失措,人們以為流寇即將攻入城內。
但流寇并未如此,他們靜靜地在城外觀望著士兵和百姓們焦急地用磚石和木頭堵塞城門。
訕習軍團早已知曉泰源城哪些城門被堵死,哪些城門仍可通行,但他們選擇裝作不知,只是戲弄……
城門無法通行,那就用繩索將人放下城去。
魯相生懸賞十兩銀子,招募了三百名勇士,由他的弟弟魯象官親自帶領,從南城悄悄下城,企圖破壞流寇的重炮,結果依然失敗。
這次不僅遭遇了炮火,還有槍械。
幸運的是,流寇軍隊似乎對追擊毫無興趣,只要返回城池的,他們便不進行攻擊,任由魯象官帶著一百多人再次攀爬繩索回到城墻之上。
目睹城墻的磚石被紛紛擊落,又見夯實的墻體開裂,逐漸出現裂縫,魯相生發現自己只能束手無策,想不出任何對策。
已經確定南城是流寇軍隊攻城的目標,魯相生組織城內的居民和流民開始在城內進行準備。
泰源城北隅設有甕城,而其他三面則無此設施,目前所有城門均已被他下令封閉,他堅信那些流寇必定會通過城墻的坍塌處進入城中。
城南一帶居住著眾多居民,這里向來是泰源城最為繁忙和繁榮的地區,除了那些通過水路從東門進入的,幾乎所有從南方來的商旅都會選擇南門進城。
居民們在哭泣和呼喊中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他們親眼目睹了城墻內部因震動而掉落的磚石。雖然離開以避難是必要的,但巡撫還下令要拆除他們的房屋以阻擋敵軍。
面對手持武器的士兵,這些居民又能如何?城中駐扎著上萬大軍。許多居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拆除,而在一旁痛哭流涕。到了第九天,泰源城南墻一段約四五十米長的土墻開始出現小規模的坍塌。
魯相生站在城樓上,顯得束手無策,他之所以還敢站在城樓上觀察敵情,是因為他確信流寇軍是故意要強行攻城。
在城墻即將坍塌的后方,他在四五天內就建造了一座小型甕城,通過日夜動員居民,甕城的高度達到了六七尺(超過兩米)。
城墻的坍塌已不可避免,但他要讓流寇軍在城內遭受重重困難。
城墻被炮擊的第十一天,魯相生照常帶領親兵和家丁登上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