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寒假里的勞動課
在東北的農村,冬季的清晨總是格外寒冷。天空還掛著幾顆殘星,村莊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然而,這樣的寧靜很快被一群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打破。他們早早起床,準備開始一天的勞動——拾糞。
我早晨起來,穿上厚重的棉衣,戴上手套和帽子,背上拾糞筐,拿著耙子。走出家門,一股寒風迎面撲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幾個同學已經聚集在村口,每個人的肩上都掛著一個糞筐,手中拿著扒子。
“早啊,你準備好了嗎?”財笑著問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當然,我可是迫不及待想要體驗一下。”我回答,心中既興奮又有些緊張。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拾糞勞動。
拾糞,對于農村的孩子們來說,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勞動任務。每個寒假,除了必須完成的作業,拾糞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有最低數量要求,牛糞、豬糞、雞糞不限。每天交到學校放到秤上計量,并記錄。最后集中到生產隊,堆肥熟化,為春天的播種做準備。
我們跟隨著村里的同學們,踏上了被雪覆蓋的小路。陽光透過稀薄的云層,灑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我們一邊拾糞,一邊玩耍,不時地發出歡快的笑聲。
“看,那邊有放牛的!”財指著不遠處的田野。
我們快步走過去,只見一群牛在雪地里悠閑地覓食,不時低下頭在雪地里刨尋野草或樹葉。我們跟在牛群后面,小心翼翼地撿拾著它們留下的糞便。
“你們知道嗎,這些牛糞可是寶貝。”財邊拾糞邊說。
“為什么啊?”我好奇地問。
“因為它們可以作為肥料,幫助我們的莊稼長得更好。”財解釋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
拾糞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它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農村生活的艱辛與美好。每一次彎腰,每一次拾起,都是對土地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蘊含著深厚的生活哲學。
“你們看,這些糞便,雖然不起眼,但它們卻是土地的養分,是我們莊稼的糧食。”財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勞動的尊重。
我點了點頭,心中對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糞便有了新的認識。它們不僅僅是廢棄物,更是生命的循環,是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資源。
在拾糞的過程中,我們也不忘了玩耍。不時的打一會雪仗。
“哈哈,看我的!”小華大聲喊道,手中的雪球飛快地向小明的身上飛去。
“哎呀,你擊中了!”小明笑著回應,然后迅速抓起一把雪,開始反擊。潔白無瑕的雪地里留下了一片雜亂無章的腳印。
在遇到放牛的農民伯伯時,我好奇的問:“這牛可以騎嗎?我可從來沒有騎過牛的。”他說道:“可以啊,不過牛可不好騎的,很容易被甩下來的。”同學們都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他們勸我不要去騎。不過看到我那期望的眼神不好再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