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校園暴力不只在同學之間
一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放學的鐘聲如同往常一樣響起,學生們紛紛涌出教室,帶著一天學習的疲憊和對家的渴望。然而,對于俞二來說,這一天的放學路卻充滿了不尋常的陰影。
俞二,一個普通的學生,卻因為高度近視而顯得與眾不同。他戴的眼鏡,不僅是他看清世界的窗口,更是他脆弱自尊的屏障。然而,就在這一天,幾個同學的惡作劇,卻無情地打破了這份脆弱。
他們圍住了俞二,嘲笑聲、推搡聲此起彼伏。俞二的眼鏡在混亂中被打落,他的視線頓時變得模糊不清。他無助地蹲在地上,雙手在地上摸索著,嘴里不停地喊著“服了服了,找眼鏡”。那一刻,他的尊嚴被踐踏,他的自尊被撕裂。
從那以后,俞二的名字被無情地替換成了“服了服了找眼鏡”,這個帶有侮辱性的綽號,成了他在學校里的標簽。每當有人提起這個名字,俞二的臉上總會浮現出一絲苦澀的微笑,那是對現實的無奈,也是對自我的嘲諷。
這件事讓我深感悲哀。為什么我們中的一些人總是喜歡以欺負弱小為樂?難道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受害者帶來多大的傷害嗎?他們可能只是一時的惡作劇,但對于俞二來說,卻是一生的陰影。
我不禁反思,我們的社會是不是缺少了對弱者的同情和關懷?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忽視了對學生品德的培養?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尊重他人,而不是通過欺負弱小來彰顯自己的強大。
同時,我也為俞二感到驕傲。盡管遭受了如此的屈辱,他依然堅強地面對,沒有放棄雙手在地上摸索著尋找自己的眼鏡,也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尊嚴。他的行為,讓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勇氣。
這件事也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俞二的支持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應該站出來,為那些被欺負的人發聲,為他們爭取應有的尊重和權利。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和諧與進步。
最后,我想對俞二說:你的名字不應該被侮辱性的綽號所替代,你是一個有尊嚴、有勇氣的人。希望你能夠繼續堅強,不要被那些無謂的嘲笑所影響。記住,你的價值不是由別人來定義的,而是由你自己來證明的。
俞二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爸爸的同事。他后來也上了父母所在的醫學院,并留在學校工作了。他的哥哥是我的好朋友,繪畫非常優秀,學習了美術專業,畢業后在大學做美術教師。
二
中學一年的同學大部分都很淘氣,特別是男孩,也許是年齡還小。有個同學叫乙,老師講課中讓舉手回答問題時,他就跳到桌子上舉手,這樣可能比別人舉的高吧。結果是被老師罰站了。
那是一個陰沉的午后,天空像被厚重的鉛云壓得低低的,細雨如織,連綿不絕地敲打著窗戶,發出細碎而沉悶的聲響。教室里,燈光顯得格外昏黃而溫暖,與窗外的陰冷形成了鮮明對比。今天的體育課只好在室內上理論課了。同學們在教室里邊聽老師講課一邊低聲交流著,課堂顯得很自然安靜。
然而,這份寧靜很快就被體育老師那突如其來的嚴厲所打破。
體育老師,姓溫,同學們背后稱他“瘟神”。一個身材魁梧、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站在講臺前,目光如炬,掃視著全班。他的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正當我與同桌小呂低聲交換著對這場雨的感慨時,一股突如其來的力量猛然抓住了我的耳朵,緊接著,我整個人仿佛被提線木偶般拎了起來,雙腳瞬間離開了地面,一陣劇痛從耳根蔓延至全身。
“上課時間,不準講話!”體育老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我的心上。我疼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卻不敢發出半點聲響,只能任由他拎著我,穿過同學們驚訝的目光,走向教室外的走廊。
走廊上,冷風穿堂撲面而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外面雨勢似乎更大了。我站在那里,孤零零的,耳邊是雨水敲打窗戶的嘈雜聲,心中卻是前所未有的委屈與不解:為什么他要這樣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