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他們都不看好你,但偏偏你最爭氣!
李奇維返回量子研究所后,一改往日的懶散,開始潛心研究拉馬努金留下的七個公式。
為此,他已經做好了至少花費二十年的準備。
萬有理論,那可是比廣義相對論還要難上幾個數量級的理論。
若不是他博士期間天馬行空,找到了正確的框架。
可能要的時間會更久。
當然,以上都只是可能而已,也許最后依然無法攻克。
物理學的終極,真理的邊緣,可不是那么好觸摸的。
就在李奇維樹立新的目標,并為之努力時,關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驗證也到了重要階段。
真實歷史上,康普頓其實是無意間發現康普頓效應的。
當時他把論文發表后,并沒有認為這個實驗有多么重要。
因為他沒有想到可以用波粒二象性去解釋。
后來索末菲的學生德拜,看完論文后,立刻認識到其重要性。
他用光的波粒二象性完美解釋了康普頓效應的原理。
頓時在物理學界引發轟動。
但是德拜的主業是化學,副業才是物理。
這位大佬的最重要成果是用理論分析了偶極矩的性質。
他沒有和康普頓掰扯解釋的歸屬權,顯得毫不在意。
所以康普頓才能獲得1927年的物理諾獎。